中国在关税大战中的阳谋几乎无解:不知不觉间特朗普已经掉坑里了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5-04-12 12:06:52

今年4月,中美两国围绕关税税率的激烈斗争已经成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随着特朗普将中国产品的关税从20%提高到54%再提高到104%,随后又提高到125%,中国也紧接着实施对等反制,将美国商品的关税从0%提高到34%,再提高到84%,下一步大概率还要提高到105%。

可以说,伴随两国关税税率不断加码,特朗普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中国除了即时反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拿出了釜底抽薪的一招:

从2024年底开始,中国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外国人实施了240小时免签,最关键的是不仅免签还免税,即买即退,外国人既然来了,人可以走,但钱得留下。

由于美国对中国生产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太大,而现在原价1美元的中国商品在美国要卖到2.25美元,这样一来,预计未来大量美国人民会跑到中国超量采购产品,然后再带回美国出售,俗称“代购”。

除此之外,美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一些机构,甚至在墨西哥、中南美洲的某些原来倒卖不知名粉末的集团还会从中国大量采购产品,再悄悄倒到美国国内,俗称“走私”。

估计将来连这东西都会有人倒

没办法,人类的本性就是追逐利益,在如此高的关税税率下,哪怕买来的中国产品加价到150%也有人买,而且散货散得比那种粉末还快得多,这样的生意难道不香吗?

美国自己大动干戈搞了这么多年,连那种粉末的走私都没有治理明白,还想治理中国商品走私?做梦也不能太离谱。

最搞笑的是,如果这样的逻辑在未来成立,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125%关税不仅没有给中国对美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而把美国自己的对华出口搞得半身不遂。

而且面对特朗普的极度不礼貌,中国这一次压根就没有想让步,从当天最多隔天就对等加税的情况来看,我们的高层其实根本不指望美国会把关税给降下来,相反,还有点怕特朗普把关税税率升得不够高的意思。

不知不觉间,特朗普已经掉坑里了,把自己搞得进退两难。

没关系,反正我赢麻了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特朗普对中国提高关税的两个主要目的,第一是“打压中国制造,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

当然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信特朗普的嘴,这哥们抛出所谓“制造业回流”这样的概念,基本上就是给自己拉流量搞噱头的。

不妨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铝型材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产业规模直接反映国家工业发展水平。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中国铝型材年产量已达2180万吨,而美国同品类年产量为400万吨。

以当前美国铝型材企业平均5万吨的年产能计算,若欲实现产能规模提升,理论上需新建至少365家同等规模的生产企业。

电解铝是用电大户

而依照美国现有铝型材企业每吨产品耗电3000度的行业标准测算,新增产能将产生约534亿千瓦时的年用电需求。

2015年美国全国的发电量为4.3万亿千瓦时,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发电量为3.94万亿千瓦时,照这个比例推算全年发电量大概是4.3万亿千瓦时。

也就是说,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全国的发电量几乎是没有增长,要满足543亿千瓦时的新增发电量,最起码特朗普从今天开始就要下达行政命令,然后政府调整预算,国会听证审批,财政部门按照审批结果增加款项拨付……

但问题就来了,按照美国行政机关的效率,这么一套操作搞下来等电厂建成发电最起码也要三四年,到那时候特朗普已经任满退休了,你以为他真的是大善人,愿意牺牲自己给别人做嫁衣吗?

这还只是铝型材一个方面的,在炼钢、水泥、煤炭、化纤等等产业,美国的产能更是远远落后于中国,这些行业如果要复兴,其所需要的配套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根本就是天文数字。

此时老登笑而不语

连自己的基建都没搞好,还想搞什么制造业回流,还想打贸易战?只能说四年不见,特朗普的天真烂漫还是一如往昔。

所以,特朗普炒作“制造业回流”就不是想真心实意地搞事业,而是在给明年11月的中期选举拉选票,这哥们不懂贸易,不懂经济,不懂商业,但唯独对炒作引流十分在行。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特朗普真心实意地要振兴工业,那么他还是会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没钱。

美国政府有多缺钱呢?到目前为止,联邦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10.7万美元,2024年光国债利息支出就达1.15万亿美元,比军费预算还多。

这还是明面上的数字,如果算上社保和医保的财政缺口,预计美国政府的总负债额分分钟逼近100万亿美元,是GDP的近3倍。

这玩意涨得比房价还快

特朗普当选后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4年10-12月),联邦政府预算赤字达7110亿美元,同比激增40%,政府支出创下了1.8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对于一直叫嚷着要削减赤字的特朗普无疑是当头一棒。

所以,也难怪当年能够拿出2.3万亿美元打一场阿富汗战争的美国政府,如今打胡塞武装只砸了十几亿美元,发射了几枚导弹就喊吃不消要打退堂鼓。

既然没钱就要搞钱,所以又要回到特朗普加关税的第二层目的,也是相比于什么“制造业回流”更加现实的目的:通过收税增加财政收入。

然而特朗普就任以来还抛出了一个新的对内减税法案,主要是对冲增加关税之后美国国内消费者承担的通胀压力的。

而且他还在极力要求国会在5月底之前把这个法案通过落地,这样一来,相当于用关税收入来弥补减税的损失,再用减税补贴美国国内的消费者,等于是不声不响地把钱从左口袋换到右口袋,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妙。

如图

不过让美国感到意外的是,这次中国压根就不鸟特朗普的加税行动,连电话都没有给他打一个。

这让特朗普气急败坏,为了集中火力,他不得不暂时推迟对其他国家的加税行动,转而向中国密集施压,因此被媒体笑称“中国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全世界外贸行业”。

但这么一搞,由于明面上中国产品的关税税率太高,反而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暴跌,美国连原来那点关税都收不上来了。

要是中国出口的这个窟窿填不上,美国的财政收支就像同时打开水龙头和排水管,最终导致赤字暴增,国债市场可能崩盘。

如果真的实施90天的关税缓冲期,刚好撞上美国国会讨论减税法案。等法案通过时,缺钱的美国政府只能变本加厉加税,形成“加税-缺钱-再加税”的死循环。

反正国会已经麻了

所以特朗普别无选择,最后还是会把中国这里跑掉的关税分摊到其他国家头上,这下就轮到那些已经跪了的国家傻眼了:

我都跪了你还加税,而且越加越高,实在是跪不下去啊!

这样搞下去其他国家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把自己的产品价格搞得比加了税的中国产品还高,让中国帮我拉仇恨,重新成为美国的集火目标。

第二,干脆把自己家的产业和中国融合,来个泛中国循环,共同应对美国这个贪得无厌的大敌。毕竟大家都看清楚了在今天的世界上,真正能和美国抗衡的只有中国。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后如何变化,中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就看美国是把自己的债务炸弹引爆还是把其他国家都逼到中国这边来。

中国人的腰杆子应该越来越硬!

随着关税大战不断升级,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的媒体不仅没有唱空我们,反而为我们的坚定叫好,果然国际地位都是斗出来的。

最近一句话在网上很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对付的美国鬼子。

老一辈革命家们带领我们的祖辈父辈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用一代人的时间吃三代人的苦,办五代人办的事,就是为了让我们今天能挺起腰杆子。

从1990年代到2020年代,我们忍了美国30多年,如今终于可以不用再忍了。

只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我们丢掉幻想,敢于斗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