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槽新韵五周年-同绘大运河两岸青年艺术家专辑(四)承昊旻
照片: 承昊旻硕士
本次活动主题以“胜迹复登临——两岸青年同绘大运河”为主题,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京杭运河图》为线索,组织两岸青年实地或云端探访《京杭运河图》上描绘的大运河江苏的段 9 个城市(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临摹复制这幅珍贵的运河舆图江苏段,以丹青妙笔描绘当下大运河盛景。此次共展出画作 125 幅,艺术风格特色鲜明,笔法技艺各有千秋,民族情怀息息相通。
作为苏台两地艺术界最具权威性的年度盛事-“古槽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青年艺术家同绘运河美术作品展”即将在11月18日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盛大举办。主办单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港澳台美协台湾分会,及两岸各大专院校艺术系及画社共同参予。本系列专题内容由港澳台美协台湾分会青年部汇整,为专访两岸青年同绘大运河获奖之艺术家们,透过艺术作品和创作理念来传递艺术家心中运河渊源流长,中华儿女生生不息之情怀。
作者:承昊旻 作品: 壶天自春
创作理念: "以其目营心构之所得,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正是扬州个园抱山楼前牌匾所书“壶天自春”的由来,也正是这幅作品的取景之地。“壶天自春”其意为个园空间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景为世外桃源,这幅作品呈现的就是个园如同隐世桃源般的幽静之美,抱山楼与树木、山石、亭台交相辉印。此外,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自古以来漕运发达,在这运河文化之中园林瑰宝丰富,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又最具艺术价值的就是个园了。这幅作品再现了个园的秀美景致,也与本次“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的运河美术作品展主题相契合。
作者介绍:
承昊旻,女,1998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以下是他的分享:
您是有什麽动力参加运河作品展的?
参加本次的运河作品展,首先是我了解到了这个意义重大的运河作品展,是由我的学校所支持的,也是由我的师长和同学所推荐的,让我也很想为运河文化创作出好的作品,其次的话,参加运河作品展,也是对我创作水平的一个检验、促进和提高,我也想在创作以运河为主题的作品过程中,进一步的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去了解意义非凡的运河文化。
对于运河文化印象?
我对运河文化的印象是觉得震撼的,是极富内涵与价值的。在创作本次运河作品展的作品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运河文化,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社会历史的积淀。从古至今也有诸多赞美它的诗句,“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这是一个奔流不息的文化。
在年轻一辈如何推广传播艺术之美?
在当今的年轻一辈中,是更加偏向于在信息化的网络平台上去了解艺术的,新媒体传播也具有快捷、高效、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我觉得可以多加借助新媒体去传播艺术之美。但线下的展览也是必不可少的,真实的肉眼可触的艺术作品与新媒体所传达的艺术之美还是不同的,且新媒体传播的失效是短暂的,可以将新媒体工具作为实体艺术作品或展览的宣传渠道,在年轻一辈中产生效应。
照片:承昊旻硕士生活照
照片: 承昊旻硕士创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