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电池越大的越尴尬

柚子君说文 2023-08-16 17:33:26

文|江小花

前几天胖哥写了一篇小文,文中提及一个观点,就是对增程和插混的认可,是中国新能源车政策走向成熟的一次重要纠偏。结果,在评论区被一位乡亲给怼了,说纯电才是未来,建议acw把胖哥这枚不专业的小编给换了。

好吧,那今天我索性就再把我的看法亮明一点,我不管纯电是不是什么未来,但在未来的三年内,纯电将是汽车最尴尬的市场领域,并且电池越大的越尴尬。

如果你是主机厂工作的乡亲,那么对这个观点即便不明就里,也应该感同身受了。在过去几年里,胖哥遇到每一个负责纯电新品牌的负责人,都会问他一句,咱做增程或是插混吗。得到的回答十之八九都是嗓子眼儿里带着站在产业与未来高度睥睨下来的“肯定不”。

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了,原来清一色的“肯定”其实也没那么肯定。一半企业都悄悄回来做增程了;剩下没做的,抱着纯电血战到底的,原因肯定也不是不想。

要么是压根儿没储备,要么是集团内部分好了不能跨线,要么就是还抱着纯电融资逻辑更顺的10年代的残念。顺便说,有些明明增程混动起步都很早的企业,如今拼命出纯电,却做不出增程,也真是让胖哥凌乱。

尽管新能源的小作文漫天飞舞了三五年了,但是从去年开始,纯电系如果独立统计的话就已经陷入了滞涨局面,今年更是如此。如果说今年纯电市场量上还有为数不多的亮点,那是靠德系为主的几家大厂用被老家消费者指着鼻子大骂的超大折扣硬顶起来的。

当然,还有被特斯拉拖着从一月份降到八月份的全品类降价维系起来的。最近大家还降了一波,看着动辄三五万的官降,想想他们的利润率我都肉疼。蔚来也放下高端身段开始踏踏实实降价卖车了。不过蔚来降价还是有优势的,毕竟原本用户立身的哲学可砍成本确实比较厚。

但即便如此,纯电的尴尬也无法被掩饰,绝大多数品牌的降价边际效应会很低。为什么呢?

其一,纯电从用户角度而言,并无优势。我一直坚定认为,智能是基于市场需求的产业升级;纯电从来不是。几乎没有任何站得住的理由认为纯电在使用上比纯油更好。相比结合油电优势的产品,更要明显逊色。驱动和安全就不说了,即便是智能功能,纯电相比于其他车型也没有壁垒可言。

或许你会说能源价格会低很多呀。没错,这大概是纯电唯一说得过去的优势。但是也经不起细算。而且,汽车补能不可能会一直处于一个低价状态;保有率到一定程度,石油和电网的利益分配好了之后,电动车补电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价格。能源成本估计会提到燃油成本的七成左右。不相信的欢迎打赌。

岔开说一句,如果补能价格到了油车的七八成,那反而说明纯电算是大局已定了。

其二,现在国内的纯电市场设计根本就是错的。纯电应该致力于补贴低价车型,致力于替换15万以内的市场份额,而不是堆在二十万以上。

一来,中国推新能源的大目标当然是加强能源自主,但产业目标是利用中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帮助中国汽车品牌实现弯道超车。

那么第一,得最大程度的帮助电池、储能企业扩大规模——不是光扩大宁德时代的规模,现在宁德一家独大就是产业路线的明显失败。还应该在资源自主可控的大逻辑之下进行。无论哪个角度,推低价电动车以及增程、插混,都比推高价电动车效率高。

第二,得最大程度的帮助中国企业尽快摆脱纯电补贴,实现规模化盈利。主机厂不盈利,供应链大幅盈利,想想就让人头大。其实低利就好,中国品牌在很长时间内不可能摆脱低利卖车的现状。可以想象,以磷酸铁锂、终端续航为主的纯电市场,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

二来,特斯拉的存在,只要你不以国安为由制裁它,那么事实上十五万以上的电动车市场,没有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在毛利基本相当的条件下与其拼杀。不是简单的产销规模的逻辑,核心是成本水平差距巨大。长期不盈利,甚至亏损,在资本市场动荡萎靡的局面下没人吃得消。

当然不是说怕了特斯拉,特斯拉的创新不会没有边界,成本最终也会行业趋近。但成本能力拉齐,是汽车这种行业展开竞争的基本条件。这就是现实。

三来,二三十万乃至更高的市场,长期来看,自主优势是不明显的。BBA、大众两田、现代起亚,不是不行了,顶多是没准备好,准备好的现代起亚也不乐意现在来亏本血拼。网红高管杨洪海说话,等你们打完了我们再来收拾你们。这是真话。毕竟人家没有太多资本市场融资套利的野望,卖车是要挣钱的。

没错,大厂们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是被中国车企晃到了眼,有些企业也作出了对中国市场的明确调整。但请注意,大厂们害怕的纯电对手,是特斯拉,而不是中国企业,大厂们认可中国车企的是智能化应用、内外饰快速升级能力,而不是纯电。

要真的奔着电动车弯道超车的方向去,路径在下面,不在上面。李想一开始就是奔着小车方向去的,他是错了吗?别扯了,他精的跟孙悟空似的。是我们错了。蔚来的未来也不是降价就能来的,阿尔卑斯甚至萤火虫站住了可能才算有未来。

其三,资本市场思维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左右明显。但更明显的是,资本市场没打算雨露均沾式的临幸所有纯电融资项目。

几乎所有纯电融资的整车项目,都没有按照科技类企业被估值,奄奄一息的威马在冲各种IPO的时候,还被多次评为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到头来角都断了也没有冲上去。

蔚小理们那些上了的,估值虽然偏高,但股价逻辑也主要还是制造业逻辑。

资本爆炒了新能源,似乎时刻准备着爆炒汽车智能产业链,偶尔还乐于爆炒一下氢能源。但整车,从来没有行业板块性的被爆炒,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所有票都是炒上去、A下来的K线行情。

所以那些大车企们基于资本考虑、基于改制考虑、基于那些外人都弄不懂的大厂自说自话逻辑考虑而诞生的纯纯的纯电项目,甭管现在一个月四五万的,还是一二千的,建议还是立足自身优势,踏实回到基于市场和企业健康发展的理性逻辑上来,反而有可能最终收获资本的眷顾。

现在的纯电,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多数企业还能过得去,无非三个原因。

其一,新能源确实被政策逼成了未来,多数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不是假的,是真的,最不愿意转的日企也真的在转。所以新能源的势能不是虚的。很多大企业是真的被带得鸡飞狗跳的。混乱带来的空间是有的,但在收窄。买纯电的人群在新能源份额大涨的背景下没有暴增。

舆论小作文儿对纯电的支撑也不小。有些媒体甚至也把唱多纯电当成行业小粉红的基本立场,仿佛如此便是支持中国品牌了。

其二,在二十到五十万的区间里,纯电并没有真正挤干同价位品牌的利润空间。蔚来们盯着BBA打,但宝马奔驰的利润你可以去查一查,利润下滑的不是被纯电逼的,是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福特、大众、通用们反而就靠着这个价格段撑着,上汽通用的奖金是看GL8的销量发的;跌到谷底的长安福特靠一个月几千台的探险者和锐界,财报是正的。

所以,同价位的大厂们没到要跟你比着赔本儿挣吆喝的份上。依我看,大厂们在转型纠结中犯的错已经够多的了。

其实如果真到了拼刺刀的份上,燃油车回归“成熟”技术,把价格降下来;电车做成高配把价格顶住就行了。如今的二十万以内的油车就该这样自救。

其三,补贴还在。这个市场里离了各种明暗补贴最活不下去的就是纯电。

在我看来,现在发展格局最好的中国车企,就是奇瑞。油车、插混、纯电形成的多品牌布局是最健康合理的。低价纯电,中高端插混,维持油车长期销售格局,出口比例致力于保持在40%左右。

把话放这儿,这就是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期的布局模版,多数企业迟早要把产业布局调到这个路子上来的。

很多车企上了电动品牌之后,老品牌的上上下下都有心灰意冷的意思了,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千万不必,如果增程和插混在你们这边,那就三年你们就还是宇宙中心。这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

后面三年,就是电池越大,越尴尬的局面。不管纯电如此,增程电池做太大都会坐蜡。上峰千万别再提高什么纯电续航的鼓励门槛,120km够够的,可别往250km里定标准。

16 阅读:11989
评论列表
  • 2023-08-17 10:29

    油电结合,多数人认为两个优点的组合,实际上是两个缺点更突出。

    用户10xxx17 回复:
    大家都问你了 出来说两句啊 为什么大家都是傻子
    小布 回复:
    每个车都有优缺点,只是看那款车的优点更适合你。我刚买的纯电车很多人都反对理由很充分,一、不能跑长途,可是我之前上下班代步市区内跑啊。二、充电时间长麻烦,可是我家有车库晚上在家冲电啊。三、说跑半路没电了你就哭吧,你的手机一天冲一次电都能一个月不关机,我的车半个月充电一次就能停半路上了?我只是市区代步!所以我认为哪一款车都有缺点,只看个人需要
  • 2023-08-17 19:02

    这个是个傻白豆写的吧,一天开个电动自行车还再这里装专家,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拉黑

  • 2023-08-17 17:36

    吹篮球的改行来写电动车了[得瑟]还是得抓热点啊宝贝,赶紧写医疗反腐去[得瑟]

  • 2023-08-17 18:16

    主要是年初有好多消息,电池技术马上会有革新,比如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等。如果是真的话,5年内能装车的话,现在的这些纯电车会很尴尬。说白了就是电池技术还在飞速发展,没有到稳定期。举个例子吧,现在相当于河内鱼雷,过几年技术稳定后会变成压码头。这句话能看懂的都懂。[呲牙笑]

    伊利丹·大இ 回复:
    我只是用这个类比下:未来新技术电池出来后,现在的大电池纯电车所面临的情况。至于厂家说的终身质保,听听就行了,别当真。就算几年后能换电池,也是换的能用的二手库存电池,因为新技术出来后,旧技术的电池自然会停产。
    小布 回复: 伊利丹·大இ
    正常情况下锂电池十年时间能衰减10%,因为充电使用会衰减5%。一台车你用十五年左右估计才会需要更换电池。这是说一年三万公里内的评论。如果厂家黄了那没办法,如果厂家还健在这就绝对不是说说而已。除非它不想做了
  • 2023-08-18 00:04

    我觉得人家说的对,纯电才是未来,你真该提高一下自己的知识

    小短腿别跑 回复: 木子丝佳
    你又懂了
    木子丝佳 回复:
    没说转型,人家只是多生产一种产品。
  • 2023-08-17 21:32

    真以为买车的人天天跨省天天旅游?!!四百公里完全满足日常平时用家用电充电,出远门选择快充。至于运营车增程才是首选。

    用户48xxx99 回复:
    家用电车?要是一年开不了一万公里,电车使用成本玩高于油车的,电车对出租车确实友好!
  • 2023-08-17 18:23

    特斯拉陈本优势在于规模,还有就是品牌溢价,同配置的国产车,价格不比他低个两三万,根本连特斯拉销量的洗脚水都喝不到,人家自带光环!

    用户13xxx21 回复:
    他的优势在于20块钱的激光累到卖你两万,一装还要装四。。。。。整车成本你以为何国产车成本差很多?国产车成本更多的是摊到研发,设计等方面了。你自己看看特斯拉毛豆3卖了多久了,没更新了,这难道不是钱吗?
    好好吃鸡 回复: 用户13xxx21
    你2B吧,你把激光当手动桶啊?
  • 未来必然是纯电车的时代!油车这种破烂落伍车必然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静静吃瓜]

    飞羽 回复:
    只能说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但现阶段要淘汰燃油车还差了点,目前充电设施严重不足,充电时间太长。我也是电动车主,之前主要就是苏南浙北地区跑跑,充电设施足够,天气也没那么热,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充电桩,充电也快,差不多半小时就能充到80%-90%,驾驶体验非常不错。但是前几天开了一趟山东之后,电动车的劣势就出来了,全国目前来说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像苏南这样到处是充电桩的,一路往北,一过长江就明显发展充电桩少了,高速公路上每个服务区充电桩都要排队。苏南这边高速服务区都有10来个充电桩的,过了长江,一个服务区只有4个充电桩,我走的还是京沪高速,南北主干道!而且夏天天热,明显感觉车子充电变慢,平时只要冲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但是天热就得充一个多小时。总体来说,目前电动车只适合在城市里开,或者就是类似于苏南这样密集的经济区。
    小布 回复: 飞羽
    开纯电跑长途……我只能说你很有勇气
  • 2023-08-18 09:50

    看了个统计,今年电车退役的电池估量会达到59万吨,到2028年,每年将会有260万吨的电池退出使用。。。。不知道市场上做好这些废旧电池的报废处理的应对了么,电池的重金属污染可比一般废气,烟尘颗粒物危害性大多了

  • 2023-08-18 09:17

    教授遍地走;专家多如狗!有手机,认识字是“自媒体专家”的基本配置,有了这两个法宝,上可谈天说地,下可评头论足,反正互联网上吃瓜的起哄的比比皆是,哪怕他说屎是香的,也不乏拥趸,甚至会有人捧臭脚:中国人吃饱饭也不那么容易,遇到大鱼大肉自然不能放过,人家发达国家早就过了吃饱阶段了,人家更注重健康饮食,然后从科学角度告诉你,大鱼大肉吃多了屎才更臭!所以中国人拉屎就是比外国人臭!

  • 2023-08-18 00:19

    油价以后会越来越贵 电才是未来

  • 2023-08-18 02:58

    本来特斯拉的摄像头开着,且数据上传服务器还能在国外看到,你说不要以国家安全为由?怎么不为由?有个很好的建议,你让马斯克不准把数据传到国外,传到星链嘛?马斯克即使不这样做,以后中美争端时候,美国政府都会逼他做

  • 2023-08-17 02:15

    那么多车企都是傻的,就一写文章的懂行业的意思么

    三千烦恼丝 回复:
    车企不傻,但是车企要活。政策在那里
    calculus 回复:
    那你要这么说什么评论的文章都别写了!你评价体育赛事都不行。有人家教练员、球员懂球吗?
  • 2023-08-17 22:37

    油会用完的,所以电是未来

    li-on 回复:
    现在停车场上面的也不是开发商出的钱 是一个招标项目 只要你有地方肯经营 就有投资的
    木子丝佳 回复: li-on
    我就是开发商上班,充电桩是自己出钱,电费是第三方承包,旧楼改造的是第三方全包,但是变电所容量有限,加不了多充电桩,这个钱没人出。
  • 2023-08-17 13:50

    赞同

  • 2023-08-18 02:17

    多能源形式共存才是正途,全民充电不现实,也没这个条件。

  • 2023-08-18 08:37

    纯电没有未来

  • 2023-08-18 09:00

    纯电有缺点,增程式的有两个缺点。纯电目前看是趋势,降价也是好事,但是别否定油车,新能源没资格说这话。

  • 2023-08-18 07:35

    我觉得10度电左右的电池差不多了。

  • 2023-08-17 18:42

    一堆屁话

  • 2023-08-17 20:32

    增程又叫油改电[笑着哭]

  • 2023-08-17 22:50

    别不信,根本不会是7-8成,油电同价才是最终归宿,别问咱咋知道的[得瑟]

    毁灭的文明 回复:
    [笑着哭]这什么强行解释一波的操作。那我还说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点火成功,电价直线下降,几分钱一度电呢。
    der1der2der3 回复:
    说的是给电车充电,家充桩和商业桩油电同价(公用桩比家充桩还要多个服务费)。魔都居民电费据说今年年底前又要听证会[得瑟]另外我的家充桩价格平0.641和谷0.331,去年和今年比前年各涨了2分,而且取消了前年刚装时候的阶梯电价。
  • 2023-08-18 02:20

    呵呵

  • fish 2
    2023-08-18 07:10

    电价到70%的油价?你确定要打赌?

  • 2023-08-17 16:40

    现在电动汽车淘汰的电池,动不动就是50a以上,让旧电池利用在电动车上价格和体积都过大。不利于以后的应用。

  • A君 1
    2023-08-18 00:36

    2027年开始,欧洲地区对锂电池严格执行护照制度。谁家卖锂电池汽车,将来谁家处理报废电池!

    li-on 回复:
    欧洲是欧洲 荷兰还骑自行车呢!中国就行不通
  • 2023-08-18 09:08

    增程、燃油车水军[汗]

  • 2023-08-18 08:13

    扯淡!应该是储能行业缺一个特斯拉式的科学家!储能速充一旦突破,没增程插混说话的份儿!所以材料学才是当下学科的主流!!

    毁灭的文明 回复:
    前几天宁德时代已经开发布会了,充电十分钟续航400公里
  • 2023-08-17 14:19

    有点意思[点赞][点赞]

  • 2023-08-17 20:54

    纯电动车价格太高,若价格下来了,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 2023-08-18 09:18

    我就是经常电动车跑高速,按照限速最高跑,wltp下1:1的里程

  • 2023-08-18 18:03

    妖言惑众!一派胡言!

  • 80
    2023-08-18 06:39

    一碰就燃的东西你吹得再好,也是拿车主的生命开玩笑[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解决了你再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