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

基本信息
作者:[匈] 格奥尔格·卢卡奇
译者:张东辉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25-01
ISBN:9787511748225
内容介绍
《青年黑格尔》是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熟期之后,以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原则写成的黑格尔研究巨著。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了黑格尔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从伯尔尼的共和主义时期(1793—1796),到法兰克福社会观的危机与辩证方法的开端(1797—1800);再到耶拿时期客观唯心主义的创立与维护(1801—1803),以及最终与谢林的决裂和《精神现象学》的完成(1803—1807)。卢卡奇不仅准确描述了黑格尔的思想历程,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揭示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深远影响。他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理论渊源,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溯至德国古典哲学传统。
作者简介
卢卡奇(György Lukács),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史家和批评家,20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曾经在柏林大学和布达佩斯大学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于190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在1919年匈牙利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中担任文化部部长一职。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流派的重要奠基者,重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阐释传统,提出了著名的物化理论,并在马克思阶级意识的理论基础上做出重要贡献。他同时也是一位列宁主义哲学专家,将列宁的革命实践提炼为一套正式的先锋党革命哲学。其主要著作有《审美特性》《社会存在本体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等。
译者简介
张东辉,男,湖北宜昌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德国古典哲学。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导论/1
第一章 青年黑格尔的共和主义时期(伯尔尼1793—1796年)
第一节 黑格尔的“神学”时期:一种反动的传闻/30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的“实定性”的含义/53
第三节 历史观与现时代/74
第四节 古代共和国/93
第五节 基督教:专制主义和对人的奴役/118
第六节 “实定性”对黑格尔思想发展的意义/143
第二章 黑格尔社会观的危机与其辩证方法的开端(法兰克福1797—1800年)
第一节 法兰克福时期的一般特征/170
第二节 法兰克福初期的旧事物和新事物/192
第三节 关于德国现实问题的两份小册残稿/230
第四节 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性探讨/257
第五节 最初的经济学研究/294
第六节 《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314
第七节 法兰克福的体系残稿/366
第八节 实定性问题的新表述/391
第三章 客观唯心主义的创立与维护(耶拿1801—1803年)
第一节 黑格尔在谢林与费希特的决裂中的作用/413
第二节 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445
第三节 反对伦理学中的抽象个体主义/486
第四节 黑格尔耶拿早期的历史观/513
第五节 耶拿时期的经济学/544
第六节 劳动与目的论问题/577
第七节 黑格尔经济学的局限/625
第八节 “伦理东西中的悲剧”/683
第四章 黑格尔与谢林的决裂以及《精神现象学》(耶拿1803—1807年)
第一节 谢林与黑格尔分歧彰显直至决裂/724
第二节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时期的政治态度和历史观/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