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吕国古申国均出自南阳,神话中吕尚申公豹与河南南阳的历史渊源

小飞鱼儿写文 2025-02-20 10:13:10

♥古吕国、古申国、吕尚、申公豹

古吕国、古申国、吕尚(姜子牙)、申公豹与河南南阳的渊源,综合梳理如下:

♡古吕国、吕尚(姜子牙)与南阳的渊源

♢古吕国位于南阳

古吕国,是姜子牙先祖的封地。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

也就是说,姜子牙的祖先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故姜子牙又称吕尚。

吕国在西周时期成为南阳地区的重要方国,是姜姓贵族的分支。

♢吕尚(姜子牙)的南阳身份

姜子牙虽以“东海人”或“渭水垂钓”闻名,但其氏族根源可追溯至南阳吕国。

他的姓氏“吕”即源自封地吕地,而南阳也被认为是其先祖的封地,故姜子牙被尊为南阳“五圣”之一(谋圣)。

♡古申国与申公豹的关联

♢古申国的南阳建城史

西周宣王时期,申伯(南阳申国开国君主)被派至南阳建立申国,作为周王朝的南部屏障。

申国位于今南阳一带,其都城遗址在南阳城区仍有遗迹(如申伯大道、申伯公园)。

申国在春秋时期逐渐衰落,但其对南阳历史影响深远。

♢申公豹的虚构性与原型争议

△申公豹是神话人物:申公豹出自《封神演义》,是虚构角色,历史上并无此人。

△可能与申国存在文化关联:有学者推测,申公豹的原型或与申国贵族有关。

申国君主申伯曾受封南阳,而《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的姓氏“申”可能借用了这一历史背景。

此外南阳作为申姓发源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文化联系。

♡南阳的文化地位与人物影响

♢“南阳五圣”的文化象征

南阳历史上涌现了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合称“南阳五圣”。

姜子牙作为“谋圣”,其军事与政治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他的吕氏根源更凸显了南阳在先秦文化中的地位。

♢神话与历史的交织

尽管申公豹是虚构人物,但其形象可能融合了南阳申国的历史元素。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与申公豹的对抗,或隐含了周代吕国与申国之间的政治互动。

此外,南阳对哪吒文化的研究(西峡县丁河镇“哪吒故里”)也体现了神话传说与地方历史的深度结合。

△古吕国与吕尚:南阳是吕尚先祖的封地,吕尚的氏族身份与南阳密切相关。

△古申国与申公豹:申国是南阳历史上的重要方国,申公豹虽为虚构人物,但其文化符号可能与申国存在关联。

△文化意义:南阳通过吕尚、申国等历史元素,以及神话传说的再诠释,展现了中华文明源流的多元性与连续性。

♥申国与申侯

申候与申国是西周时期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诸侯国,以下是关于申候与申国的详细介绍:

♡申国:

♢起源:申人的祖先为姜姓四岳之后,在西周历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凡九王期间,均为周人镇守西部边陲的方伯。

其活动区域大致在今甘、陕交界的小陇山南麓地区。

♢发展:周宣王时期,将申伯从郿迁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加强了周王朝对南方的经营,此后留于原封地的支庶之族以申侯称之。

西周末期,申国仍与王室通婚,且在王室内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

♢灭亡:公元前771年,因太子姬宜臼被废,其母申后携之逃奔西申。

申侯联合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灭了西周王朝。

事后,申侯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国,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

申国后来被“不服周”的楚国所灭,申人迁至河南信阳潢川县,春申君黄歇封地于此。

再后来申人迁至上海,这也是为何上海简称“申”原因。

♡申候:

♢申候一般指西周末年的申国第三十八任国君(公元前771年前后在位),姜姓,西申国人。

他是周幽王的老丈人,其女原为周幽王后,生子宜臼,被立为太子。

后来周幽王废黜申后所生太子宜臼及其母申后,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

于是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缯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国,迁都到洛阳,是为周平王。

总的来说,申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而申候作为申国的君主,在西周末年的动荡局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申侯”在周平王东迁洛阳中的历史功绩

♡联合诸侯,攻克镐京: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等部落,一起进攻西周都城镐京。

当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们对王室的信任丧失殆尽,因此在申侯联军进攻时,诸侯们不再派兵救援镐京。

申侯联军最终成功攻克镐京,杀死了周幽王,为周平王的继位创造了条件。

♡拥立平王,稳定局势:

申侯在攻克镐京后,支持周平王姬宜臼继位。

由于镐京残破不堪,无法继续作为都城。

而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早在西周初年周公营建东都时就打下了基础,且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理想的新都之地。

因此,申侯力排众议,拥立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

♡调解矛盾,维护团结:

申侯在拥立周平王后,还积极调解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团结。

他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化解了郑国、晋国等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冲突,使得这些诸侯国能够继续承认周王室的领导地位,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综上所述,申侯在周平王东迁洛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功绩不仅在于军事上的成功和对周平王的支持,更在于他对西周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维护所做出的贡献。

♥申侯为何会率兵攻破镐京?

♡周幽王废申后与太子

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黜了申侯之女申后及其所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伯服为太子。

这一举措直接触犯了申侯的利益,使其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受到极大损害,引发了申侯对周幽王的强烈不满和怨恨,成为申侯起兵的导火索之一。

♡周幽王攻打申国

因申侯对周幽王废后废太子之事表示不满,周幽王便决定率兵攻打申国。

申侯作为一个诸侯,本身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抵挡周天子的进攻。

面临着国家被灭、自身地位不保的危机,为了自保和复仇,他不得不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来对抗周幽王。

♡犬戎的威胁与利益诱惑

当时犬戎等游牧民族逐渐强大,对西周边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申侯在面临周幽王的军事压力时,看到了利用犬戎力量的机会,便与其联合。

并且,申侯还承诺事成之后,镐京内的金银财宝任由犬戎带走,这对犬戎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使犬戎愿意与申侯合作进攻镐京。

♡周幽王失去诸侯支持

周幽王之前为博褒姒一笑,多次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们对他的信任丧失殆尽。

当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向诸侯求援,诸侯们却以为又是在开玩笑,没有前来相助。

于是周幽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也是申侯能够率兵攻破镐京的重要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申侯率兵攻破镐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周幽王废后废太子引发的政治矛盾,也有外部犬戎势力的威胁以及周幽王自身失去诸侯支持等原因。

这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西周王朝的灭亡和周平王东迁的历史变故。

0 阅读:0

小飞鱼儿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