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能。
秦的定位就是家用紧凑型轿车,对配的是大众朗逸、日产轩逸这样的10万级别的家轿,是比亚迪最走量的神车。
2024年2月的销量,秦PLUS DM-i为21268辆,日产轩逸为19878辆,大众朗逸为14400辆。
秦PLUS推出7.98万元荣耀版的低价,就是为了打掉燃油轿车两大销量王,现在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想把价格打到7万以下,只有开发新款低端车型,但对于比亚迪的产品线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再把价格往下探,还想保持利润,就只能减配。
比亚迪最便宜的纯电动汽车是海鸥,最低配价格是6.98万元,不过海鸥是小型车,对配的是五菱宏光MINI这样的,跟秦定位完全不一样。
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最便宜的家轿是F3,4万多的价格就能买一辆,超级便宜,现在街上都能看到F3,这车当年是一代神车,不知道比亚迪是如何把价格压到4万多的。
到了新能源车时代,比亚迪会不会推出4~5万的新能源车?
我认为不会,因为没有意义。
比亚迪最走量的车是10万左右的,这也是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价格区间。
秦PLUS DM-i价格区间为7.98~12.58万元,在2023年一共卖了32.5万辆。
元PLUS价格区间为11.98~16.08万元,卖了30万辆。
海豚价格在9.98~12.98万元,卖了28.5万辆。
海鸥价格在6.98~8.58万元,卖了28.1万辆。
宋PLUS DM-i价格在12.98~16.98万元,卖了27.1万辆。
宋Pro DM-i价格在10.98~13.98万元,卖了21万辆。
秦PLUS EV价格区间为10.98~17.58万元,在2023年一共卖了12.7万辆。
唐DM-i价格为17.98~27.98万元,卖了12.2万辆。
汉DM-i价格为16.98~27.98万元,卖了11.9万辆。
汉EV价格为17.98~27.98万元,卖了10.2万辆。
宋PLUS EV价格在14.98~18.98万元,卖了9.1万辆。
驱逐舰05价格在7.98~12.88万元,卖了9万辆。
护卫舰07价格在17.98~25.98万,卖了5.7万辆。
海豹价格为17.98~24.98万元,卖了5.2万辆。
海豹DM-i价格为14.98~21.98万元,卖了3.9万辆。
秦EV价格区间为13.58~14.98万元,在2023年一共卖了2.6万辆。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的车,不是量便宜的。
不是说价格越便宜,车就越好卖,推出低价格的车,是有自己的目的。
秦PLUS DM-i的目的阻击燃油轿车,从2月份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基本上达到了。
海鸥这款最便宜的车,就是为了占据小型车市场,毕竟海鸥车长还不到4米,太小了,市场容量有限。
我相信比亚迪能造出更便宜的新能源车,但他不会造的,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如果像当年的燃油车一样,弄个4~5万的新能源车,虽然也能卖,但明显会砸了比亚迪自己的牌子,影响定位与形象。
比亚迪的车价格区间主要在6.98~27.98万元之间。
再就是销售高达100多万的仰望品牌,30~90万这个价格区间,比亚迪没有车,虽然腾势品牌的车价格在30~60万之间,但腾势品牌是比亚迪与奔驰的合资车,不能算比亚迪的。
比亚迪海洋和王朝系列可能不会推出30~6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也许比亚迪会再弄个中端新品牌来推这个价格区间。
但明显不可能再往7万以下的价格区间走了,你看合资车也是这样,朗逸最便宜也是卖到7.79万,日产轩逸最便宜卖到8.9万,这个价格都是他们各自品牌的最低价了,只是为了打价格,要不然大众和日产不会降的。
降价是把双刃剑,而且市场有限,利润也低,任何公司不会主动降价的,降价都是有目的的,要么为了打价格战,要么为了清库存,要么卖不出去了。
秦plus最后5980探底,产量越高成本越低,这个价格是可以做到的
年中降到75980,年底71980,明年69800
嗯,看得出来,这个笔者是真的用心在观察车市。或许你该知道一下,仰望除了一百万以上的U8U9,还有U6和U7,这就是你想要的30-60万车子。继日系日子不好过之后,德系哭爹喊娘的日子也快到了。
没必要,再降就得降配置了,除非还能大幅度削减成本。参考今春秦plus荣耀版与去年冠军版思路一脉相承,如出一辙,依然是增配降价版。7.98实卖不限量供应,最低版本赫然在列依然有6气囊,4雷达,倒车摄像头,自动驻车,车身稳定,防抱死,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前后防撞梁,车机系统与常用配置等也一应俱全。低配价格香就成,另外需要到高配才有低阶辅助驾驶[呲牙笑]
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有可能
末路,只有降价。
看下一线员工的工资就知道了还能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