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世界睡眠日,你是不是都会被各种关于睡眠的科普刷屏?可问题是,该熬夜的还是熬夜,该失眠的还是失眠。睡觉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让无数人头疼。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呢?别急,今天我们就从科学和生活的角度,带你一探究竟。
作息规律:你的生物钟不是“钟摆”人的身体是有“时钟”的,这就是生物钟。如果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都不固定,生物钟就会被打乱,导致入睡困难、白天困倦、精神不济。所以,规律作息是第一步。
怎么做?✅ 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别睡懒觉太久。✅ 形成固定的睡前仪式,比如泡脚、拉伸、阅读,让大脑知道“该睡觉了”。✅ 不要过度补觉,中午适当小憩 20-30 分钟就好,别变成“白天补觉,晚上失眠”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想让自己在卧室里秒睡,那你得先问问自己:我的卧室环境适合睡觉吗?
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如果环境太吵,可以考虑使用耳塞或者白噪音机。 凉爽——人体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容易入睡,推荐卧室温度在 18-22°C 之间。 黑暗——黑暗环境能促进褪黑素分泌,建议使用遮光窗帘,或者戴上眼罩。 床品舒适——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很重要,太硬或太软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小贴士: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刷剧,否则大脑会把“床”跟“娱乐”联系起来,睡眠质量只会越来越差。

你吃下去的东西,也会决定你的睡眠质量! 试想一下,晚上喝了杯奶茶,半夜被糖分刺激得兴奋得睡不着,或者吃了顿麻辣火锅,胃里翻江倒海……想睡个安稳觉?太难了。
❌ 睡前不宜吃的东西 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等会让你更清醒。 酒精——虽然喝酒后可能会犯困,但实际上会干扰深度睡眠,让你睡得更浅、更容易醒。 辛辣和油腻食物——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影响入睡。
✅ 推荐睡前食物 温牛奶——含色氨酸,有助于放松和促进睡眠。 香蕉——富含镁,有助于放松肌肉。 坚果——杏仁、核桃富含褪黑素,可以帮助入睡。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少刷一会手机,少失眠一整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说睡前刷 5 分钟手机,结果一看时间,已经 2 个小时过去了……
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你越来越清醒。所以,睡前长时间刷手机,会让你的大脑误以为“现在还是白天”,结果就是越刷越清醒,越清醒越想刷,陷入“熬夜循环”。
怎么做?✅ 至少在睡前 1 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 如果必须使用,可以开启护眼模式,减少蓝光刺激。✅ 改用纸质书、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替代手机,帮助大脑进入放松状态。

你有没有试过,明明很困,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因为你的大脑还在“加班”——要么想着工作、要么在回忆一天的琐事。
♀️ 如何让自己快速放松? 深呼吸法——采用 4-7-8 呼吸法(吸气 4 秒,屏气 7 秒,呼气 8 秒),能让心率慢下来。♂️ 冥想——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宁静的大自然中,让思绪平静下来。 听助眠音乐——轻柔的钢琴曲、自然音(海浪声、雨声)都有助于放松。
额外小技巧:泡脚+薰衣草精油温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薰衣草精油的香气还能帮助放松,是睡前不错的助眠组合。
运动与睡眠:别让错的运动方式毁了你的好觉适量运动能帮助睡眠,但时间点很关键! 如果你晚上 9 点还在健身房撸铁,那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躺床上后精神抖擞,完全睡不着。
运动时间的最佳选择:✅ 下午或傍晚——适度运动可以帮助降低压力,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 睡前 3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影响入睡。
最适合睡前的运动:✔ 瑜伽——轻柔的伸展动作可以放松肌肉,舒缓一天的疲劳。✔ 散步——饭后散步 20-30 分钟,有助于消化,同时不会影响睡眠。
警惕睡眠障碍:别让“打鼾”成为隐形杀手如果你每天都睡 8 小时,却还是觉得累,或者你伴侣告诉你打鼾很严重、睡觉经常憋醒,那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信号。
怎么办?✅ 如果打鼾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侧睡可以减少打鼾的几率。✅ 适当减重,有助于改善睡眠呼吸质量。
睡好觉的关键✔ 保持规律作息,不要报复性熬夜。✔ 优化睡眠环境,安静、黑暗、凉爽最重要。✔ 调整饮食,睡前少喝咖啡和酒。✔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睡前 1 小时放下手机。✔ 做放松练习,泡脚、冥想、深呼吸都有效。✔ 适度运动,但不要太晚运动。✔ 警惕睡眠障碍,严重失眠或打鼾应就医。
睡觉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无法改善的事。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科学的睡眠技巧,让自己每天都能睡个好觉,迎接更有精神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