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蔡伦例话(一)

五色石文斋 2022-07-01 17:25:15

蛇皮造纸专家谢昭义

与蔡伦革新造纸整整相隔19个世纪的20世纪末,一位广东揭阳籍,叫谢昭义的民间画师,发明了“国宝级”专利成果蛇皮造纸术。

蛇皮造纸专家谢昭义

蛇皮造纸术,即蛇皮鞣(róu)制工艺,是把被丢弃的蛇皮经过用秘制的化学药水反复浸泡,去掉表面鳞甲,使其柔软,具备吸色吸墨的性能。整个过程要经过10余道工序,半个月时间。蛇皮纸具有不虫蛀、不潮湿、不褪色、不变质、耐水浸,能达到永久收藏保存的优点,克服了宣纸的美中不足,不仅适用中国书画,而且适用于西洋画、水彩画、素描等。

谢昭义的研究成果连续两届捧回爱迪生世界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当然了,这也等同是他获得的世界级蔡伦发明奖。

古籍印刷专家蒋放年

浙江富阳富春江边,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黑色建筑群,这就是于2003年作古,人称“传承中国古代文明的使者”蒋放年建造的“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

上世纪80年代,蒋放年办起了富阳古籍宣纸厂。宣纸开业首秀成功,经中国轻工部纸张质量监测中心检测,被确定为石印古籍线装本特种专用纸。

中国古籍汗牛充栋,数量浩大,损毁严重。若要保存原样,必须按古代印刷方式重新印制。而古代采用的是在磨光的石头上制版的石印,此法当代已基本不用。但保存古籍,又以石印最佳。面对大量孤本、善本濒临失传的状况,蒋放年毅然决定承担印制“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重任。

古籍印刷专家蒋放年(中为作家金庸)

挫折即哲学。蒋放年多次吃“闭门羹”,更没有少交“学费”,少上“底肥”。数经试水、试错,迷失和走岔路,最终还是实现了将底片晒到铅版上直接印刷,用石印代替了玻璃版,并采用电子分色技术解决了照相制版在宣纸上套色的难题。铁树开花,古籍影印收到了与原书相同的效果。

辊式磨浆机发明者刘长恩

目前,已有不少纸厂有专门“吃”废旧麻袋的磨浆机。有它,企业不但大大减少了木浆造纸原料,还用每吨造价只有1000多元的麻浆生产可用于地图、卷烟、纸币的高档纸。这项技术,就是东北林业大学刘长恩教授发明的双螺旋辊(gǔn)式磨浆机。

刘长恩教授曾两次出国留学,广泛学习国际造纸行业先进技术,致力于磺化化机浆生产工艺①的课题研究和主体生产设备的研制。双螺旋辊式磨浆机的试制成功,直接取代了我国造纸业一直沿用能耗较高的传统生产设备——磨盘式磨浆机,标志着我国造纸工业进入了“无刀式”纸浆工艺新阶段。它采用螺旋动态挤压磨解浆料,保留了木纤维的原有长度,使纸浆质量成倍提高,生产过程耗电量不到传统设备一半,尚能节水70%~80%。

路不怕弯走,事不怕难做。接受失败,但不接受放弃。

接着,刘教授又致力于麻浆造纸新工艺研究。他以废旧麻袋作原料,用双螺旋辊式磨浆机制浆,使过去麻浆制造中切片、蒸煮、冲洗、打浆后再洗涤等复杂过程,缩减为只有浸渍(zì)和磨解两个环节。

辊式磨浆机发明者刘长恩

通过简单的事情复杂做, 做到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蔡伦纸话》选编四十一)

(文/沙鹭)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