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时评丨首席技师当“博导”折射了什么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4-17 12:40:54

经验与知识对话,实践经历和书本知识融合,让一些技术难题迎刃而解,也让实操创新更具科技含量、理论创新更接地气。

实行“新八级工”制度后,高技能人才有了更好的薪资待遇、更高的地位,这激励着更多一线工人钻研技术、提升技能。

近日,首席技师当“博导”的新闻引发关注。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井下技术服务分公司首席技师赵增权,成了博士毕业生王方祥的师父。

王方祥刚入职时,就对赵增权在油井现场解决棘手问题的绝活钦佩不已。随着“新八级工”制度落地实施,公司鼓励研发人员找“技能导师”,他第一时间就拿着带徒协议书找到赵增权拜师。之前,他也曾想拜赵增权为师,但被拒绝了。赵增权认为:“咱工人哪敢带博士徒弟啊。”公司政策的出台,让赵增权有了与科研人才携手的底气,他成为公司首个“博导”。之后,两人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一起开展了不少攻关创新。

首席技师和博士毕业生的这种合作,既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提升理论水平、拓展创新思维、增强行业影响力,又有助于科研人才加深实践认知、丰富科研成果、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同时,经验与知识对话,实践经历和书本知识融合,让一些技术难题迎刃而解,也让实操创新更具科技含量、理论创新更接地气。首席技师带博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助力人才成长、企业发展。

从“以前别说工人带博士,见博士都难”到“嚯,老赵,这地位不得了”,同事的评价不仅体现出首席技师个人职业影响力的提升,更折射出“新八级工”制度推行后企业内部人才观念与生态的深刻变革。

一方面,人才价值不再以学历为唯一判断标准,而是实行多元评判。有着精湛实操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和解决复杂生产问题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实行“新八级工”制度后,高技能人才有了更好的薪资待遇、更高的地位,这激励着更多一线工人钻研技术、提升技能。另一方面,“红工装”和“白大褂”联手破解痛点,推动人才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工人、研究人员紧密合作,可大大助力创新成果从理论到实践高效转化,更好、更快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也给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启示。比如,企业应积极搭建高技能人才与科研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再如,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开展活动,向员工释放企业同等重视技能与科研所创造价值的信号。

近年来,随着“新八级工”制度落地,一批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脱颖而出,站上了攻关重要位置,迎来了新的职业舞台,拥有了广阔发展前景。他们也有了更多选择,或担当攻关重任,或与科研人员合作,攻克长期困扰发展的瓶颈,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技能人才的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丨季芸

编辑丨邱曼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