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体育总局官网那个公告,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周继红,这位中国跳水队绕不开的人物,真的要告别一线了。
免去游泳中心管理主任、跳水队领队,按规定退休。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声音都冒出来了。周继红是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中国跳水队第一个奥运金牌。退役后当教练,再到领队,几十年没离开过跳水。可越是这样,关于她的争议就越多,甚至有些误会,现在回头看,真是让人唏嘘。先说说那个“奖金门”。
2008年,清华跳水队教练于芬举报周继红侵占跳水队奖金。那会儿,中国跳水队如日中天,北京奥运又近在眼前,这事儿闹得可大了。国家体育总局立刻介入调查,结果呢?查无此事。但这个“污点”,就像一个影子,始终跟着周继红。再说说全红婵。东京奥运会,小姑娘一跳成名,水花消失术惊艳世界。
可回国后,在一些比赛里,全红婵的表现却不如人意,还输给过周继红的弟子陈芋汐。加上那段时间,全红婵没有固定的主管教练,网上就开始传,说周继红“打压”全红婵。但仔细想想,如果真要“打压”,干嘛还让全红婵去巴黎、去东京?全红婵能有今天的成就,周继红功不可没,说她是恩人也不为过。咱们也不能因为一次两次比赛的结果,就轻易否定一个人的付出。其实,关于周继红的争议,核心可能还是“权力”二字。她长期担任跳水队领队,掌握着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等重要权力。
权力集中,自然容易引来各种猜测和质疑。再往深了说,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也让教练员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抓成绩,还要平衡各方利益,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体制下,教练员往往身兼数职,既是技术指导,又是管理者,甚至是“家长”。就像郭晶晶说的,周继红几乎为了跳水事业牺牲了自己的所有。这句话,当时听着可能觉得有点“官方”,现在再看,却觉得格外沉重。一个女人,把一辈子都献给了跳水,结果却总是被“误会”。
这“误会”背后,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人为的?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人品问题”时,是否忽略了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难以对抗制度性的缺陷。周继红的离开,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让教练员更专注于训练,如何建立更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如何保障运动员的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今,周继红卸任,希望她能真正放下重担,享受退休生活。也希望中国跳水队,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创造辉煌。毕竟,那些曾经的误会,也该烟消云散了。
支持必须严查周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