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国际体育赛事的帷幕缓缓落下,这一年对于众多运动员而言,无疑是奥运之年。奥运会不仅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巅峰之战,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舞台。然而,由于参赛名额的限制,许多运动员只能遗憾地与奥运会擦肩而过。在这一年的体育盛宴中,新华社体育部评选出了2024年中国十佳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乒乓球、网球、跳水、游泳、艺术体操等十个不同的领域,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马龙,以其双圈大满贯的辉煌成就,再次在世乒赛、奥运会男团以及世界杯男单赛事中摘金。尽管今年他仅参与了奥运会的团体赛,但这枚金牌已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六金,使他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位且唯一的六金王。他因此荣获国际奥协杰出运动生涯奖,成为中国体育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马龙,这位36岁的老将,状态依然火热,时隔九年再次夺得单打世界杯冠军,并在10月的北京大满贯赛事中闯入决赛,险些夺冠。他的坚持和毅力,无疑是所有运动员的楷模。
跳水界的新星全红婵也榜上有名,她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两金,蝉联女台单人冠军,以17岁的年龄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全红婵的天赋和努力,让她在跳水领域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跳水队的新星。
郑钦文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无论是成绩、世界排名还是奖金,她都在不断刷新纪录。特别是在奥运会女单赛事中夺冠,为中国乃至亚洲网球运动员创造了历史。郑钦文获得本赛季最受球迷欢迎单打球员奖,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网球在国际体坛影响力的肯定。网球作为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运动,需要更多的中国运动员能够站出来,提升中国网球的国际知名度。
在游泳领域,20岁的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不仅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并刷新个人保持的世界纪录,还与队友一同赢得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上的表现,超越了前辈宁泽涛,成为了中国游泳的新希望。潘展乐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游泳的光明未来。
蒋裕燕在巴黎残奥会游泳项目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共获得7枚金牌,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和三项残奥会纪录。蒋裕燕的成就,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回报,更是对所有残奥会运动员精神的最好诠释。她们的坚持和勇气,激励着每一个人。
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两金,与黄雨婷一同夺得巴黎奥运首金,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和发挥。盛李豪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射击运动的稳健和实力。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射击队的骄傲。
田径赛场上,28岁的杨家玉在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上夺冠,完成了大满贯的壮举,包括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的冠军以及世界纪录。杨家玉的成就,无疑是中国田径的骄傲。她的坚持和努力,让她在田径赛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轮车项目中,19岁的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金牌,这是中国自由式小轮车队首枚奥运金牌。邓雅文的突破,不仅为中国小轮车运动带来了荣耀,也为中国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年轻的入选者是15岁的武术选手邓智瑄,虽然武术尚未成为奥运项目,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智瑄在女子简化32式太极剑和武式太极拳(46式)两项赛事中夺冠,成为中国队最年轻的世锦赛双冠得主。邓智瑄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希望。
中国艺术体操队作为唯一入选的团队,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枚奥运金牌,创造了历史。艺术体操队的成功,不仅是对队员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艺术体操运动的最好鼓励。
尽管评选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争议,但主要还是基于运动员的成绩和突破来进行评选。孙颖莎、陈梦、樊振东、郑思维/黄雅琼等运动员同样表现出色,都是奥运会的冠军,但在突破性方面稍显不足。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和赞扬。
应该是陈梦在前孙颖沙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