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长城最后的守护者,想做平头百姓,皇帝却不准,最终被害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4-12-27 14:50:56

公元550年,东魏丞相、齐王高洋逼迫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北齐建立。

为了防范西边的北周和北边的突厥汗国,北齐建立伊始,就在边境修建长城,史称北齐长城。

就靠着这条长城,和斛律光、斛律羡兄弟,北齐20年来与北周、突厥抗衡,屹立不倒。

至于南边的南朝陈,实力已经远不如北朝,哪里敢主动惹北齐。

北齐在军事上,主要靠斛律兄弟撑场面。

哥哥斛律光不仅是北周的头号强敌,还是大丞相。

弟弟斛律羡做为北齐的最高军事长官骠骑大将军,则驻守漫长的北方防线,抵御以突厥为主的各个游牧民族。

565年,斛律羡还最后一次修筑了北齐长城。

然而在572年,北齐皇帝高纬却自毁长城,先后诛杀了斛律兄弟,5年后北齐即亡于北周。

一、有斛律羡在,突厥就无从下嘴

563年,突厥的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联合北周武帝宇文邕,共同出兵攻打北齐,把北齐长城大肆破坏一番后退兵。

第二年,木杆可汗又率10万大军进犯北齐,斛律羡迎敌。

突厥人见到对方是军容强整的斛律羡亲自下场,心里害怕,就派使者来谈和。

斛律羡却说:

“哪里有带着兵来谈和的?要想谈判,你们退兵再说!”

木杆可汗只好退兵了。

要知道,木杆可汗是突厥难得的智勇双全的首领,非常善战,在他任内,突厥汗国的疆域成倍增加,国力达到鼎盛。

但在斛律羡面前,木杆可汗居然认怂了!

从550年北齐建立,直到572年斛律羡被害,突厥在北齐身上基本就没捞到好,而且还是与强援北周联手的情况下(当然,北周主要靠哥哥斛律光顶着)!

换句话说,有斛律羡在,突厥就无从下嘴。

二、斛律羡就是北齐在北方的长城

565年,突厥先是和北周通婚,木杆可汗把女儿嫁给了宇文邕。

过了三个月,木杆可汗又派使臣向北齐朝贡。

突厥这是同时对北齐、北周示好,两头摇摆,从中挑拨,纵横在两方之间,大捞好处。

这个打法对突厥来说,是家常便饭。

它们在西边就用这招,拱得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波斯第二帝国(萨珊波斯)打了将近30年的仗。

突厥的尿性,斛律羡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所以,一方面,斛律羡说服高纬接受突厥的朝贡;另一方面,也抓紧修复北齐长城。史载:

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这是最后一次对北齐长城的补强和修复。

突厥人看着斛律羡和重新矗立起来的长城,只能干瞪眼。

不过,突厥到处拱火打劫的玩法也没能坚持太久。

583年,突厥反被后来的隋朝玩了个离间计,分裂成东西两部。

630年和657年,东突厥和西突厥又先后被唐朝的两大战神李靖、苏定方给灭国了。

玩心眼儿,游牧民族还是比中原人差点意思。

三、功高权贵,想隐退却不得,终遭陷害

斛律羡身为北齐军事最高长官,一人就掌握着北方六州的兵马,在边境开农田,兴水利,声名远扬。

不管北齐的皇帝如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斛律羡的权势始终是越玩越大。

他的哥哥斛律光更牛,不仅是丞相,女儿还是高纬的皇后。

斛律家的权势大到什么程度呢?连自己都害怕了!兄弟俩都害怕因为权势而招来祸害。

哥哥斛律光不收门客,生活简朴,尽量不干预皇帝的决策,非常低调。

弟弟斛律羡干脆提出辞职,史载:

羡历事数帝,以谨直见推,虽极荣宠,不自矜尚,至是以合门贵盛,深以为忧。乃上书推让,乞解所职,优诏不许。

这是说,570年时,已经是骠骑大将军的斛律羡,认为自己的家族实在是太富贵兴盛了,于是请求当个平头老百姓。

但高纬不但没批准,反而又加封斛律羡为荆山郡王!

终于,572年,斛律光被北周使的离间计给陷害了,斛律羡当然也没跑。

高纬派专使贺拔伏恩去捕杀他,罪名和哥哥一样:谋反。

斛律羡临死前叹息说:

“富贵如此,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败!”

斛律羡如果真是谋反,以他的实力,岂能轻易束手就擒?

只是,虽身为敕勒族,斛律羡却深受汉族忠孝礼义的濡染,选择了以死明志。

斛律兄弟去世后,北齐是破鼓万人捶。

连一向老实的南朝陈,都能趁机出兵揍一顿高纬,更别说一向虎视眈眈的北周大军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族人的儿子斛律羡,最终含冤埋骨于巍巍绵延的长城脚下。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乱世自保,是个送命题。

1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