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上海一女子屡遇怪事,每逢周四家中现金必消失,4年丢100多万

幽谷藏仙踪 2025-01-09 14:20:44

姓陈的!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又拿家里的钱了!”

2013年,上海普陀区金女士家又爆发了一次争吵。金女士看着丈夫,一脸怒色地质问是否拿了她放在抽屉中的钱。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两人因为金女士放在家里的钱无缘无故变少而争吵了。这两年来,金女士总有种感觉,每隔一两周,自己暂放在家中主卧抽屉里的钱,总是会少一点。

这让金女士十分疑惑,最开始她以为自己感觉错了,但后来还是发现了不对劲——毕竟偶尔因为粗心丢一两次钱还算正常,可她家已经连续几年都有丢钱的情况了。

更让她迷惑的是,钱丢了,家里却没有任何被撬过的迹象,如果不是外人,那就只会是丈夫。

但无论金女士怎么逼问,她老公陈先生都一脸委屈地否认,甚至也十分生气。这让金女士有些无可奈何。她真的不想怀疑丈夫,毕竟两人结婚这么多年了,但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拿走了这些钱呢?

金女士是一位在医术方面颇有建树的医生,经验丰富,自己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口碑相当不错,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就诊。

自然,诊所每天的收入很高,也是金女士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以至于后来,她丈夫陈先生也辞了职,一方面照顾家庭,一方面自己炒股。

不过,金女士有一个在我们现在看来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因为她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又图省事,再加上诊所资金经常需要周转,家里花销也多,就觉得把钱存银行很麻烦。

于是,她一般都是每天把诊所收的钱放进信封,带回家直接放到床头柜里锁起来,隔一段时间再集中起来存到银行。

不过需要提醒各位读者的是,这也与那个年代有关,当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手机支付,方便快捷,主要都是现金支付或者刷医保卡,因此诊所的现金流才会这么大。

也是因为金女士心比较大,每天诊所的收入虽然会记账,但却不会数钱——她觉得这是多此一举。

不过在2009年11月的一天,金女士与往常一样拿着信封去存钱的时候,突然感觉信封比放钱进去的时候薄了一些,难道钱被拿走了一些?

不过,她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觉得是记错了,毕竟当时也没有数。于是这件事就被她抛之脑后。可是慢慢地金女士发现,装现金的信封似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变薄一点。次数多了之后,就算金女士再怎么糊涂,也上了点心。

终于,2010年6月初,金女士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发现这段时间她的存款金额和诊所账面上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平均下来一个月少几千块钱的样子。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哪能每次都记错,每次都少钱呢?看来是真的有人把钱从抽屉里拿走了!

金女士第一个想到可能拿钱的人就是丈夫,因为她放钱的主卧抽屉是上锁的,钥匙只有她们夫妻俩有。丈夫可能是丈夫炒股亏了,手里没钱,又不好意思跟自己说,所以偷偷把钱拿走了。

她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太当回事儿,憋在了心里。在银行存完钱,回到家后,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跟丈夫聊聊。

于是金女士先关心地问了老陈,是不是最近缺钱用,所以从抽屉里拿了钱。结果丈夫一脸惊讶,表示自己根本没动她的钱,还说她肯定是记错了。

老陈的回答让金女士不能接受,但他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真需要钱,丈夫直接开口,自己不会不给,偷偷从家里拿钱,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难道是家里进贼了?想到这儿,金女士就叫着老陈一起,把家里的门窗逐一检查了一遍,然而所有门窗都完好无损,根本没有被撬过的迹象。

最关键的是,那个放钱的抽屉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老陈看着神色紧张的妻子,埋怨说让她以后放钱之前清点一遍,以免记错,还要冤枉自己。

第二天,金女士又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可哥哥也觉得,是不是因为两人的父亲刚去世,她又忙于诊所的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神经疲惫、过度紧张,所以才会出现记忆偏差。哥哥还劝她要多注意休息,适当放松心情。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金女士也开始怀疑自己,感觉精神有些恍惚。但直到2013年7月,她才确定这绝不是幻觉。因为这一次金女士在往床头柜放钱的时候,里面有自己的钱,还有哥哥的钱,所以她格外小心,特意数了数,而且反复确认了好几次。

可是当她再次到床头柜拿钱并准备去存时发现,抽屉里少了6万块!她马上打电话告诉丈夫,说自己这次绝对没有记错,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丈夫大骂了一顿,认定就是丈夫偷了钱。

这一次,老陈终于相信了妻子的说法,但是对于妻子的指责,他还是非常生气,觉得妻子是在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两人又一次争吵之后,陈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说让妻子去报案,自己不怕警察调查。

金女士在警局向警方讲述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且向警方透露,她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总结出了丢钱的规律,那就是每次都是周四之后,钱的数目就对不上了!

对此,警方当即展开调查。在进行现场勘察之后,他们发现锁完好无损,作案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情况都让警方觉得这很可能是熟人作案。警方初步锁定的嫌疑人同样是金女士的丈夫陈先生。

首先陈先生自从金女士诊所盈利状况良好,他没有了经济压力之后,就辞去工作,专心研究炒股了。这几年炒股他亏了些钱,自己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不能排除他挪用(偷)家里现金的可能性。

然后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金女士家中的门、窗以及存放钱款的床头柜,都毫无被破坏或者被盗窃的迹象。

由此推断,这个盗窃者必然了解金女士一家的生活习惯,清楚他们家的作息规律,还要拥有家中、房门以及床头柜锁的钥匙,并且精准地知道他们放现金的位置,这样才能够毫无痕迹地实施盗窃行为。

而经过询问,警方得知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陈先生一人。实际上,这也是金女士怀疑丈夫的原因所在。她怀疑丈夫拿了钱去炒股或者在外面有了情人,所以不敢让自己知道。就因为这个事情,夫妻二人没少发生争吵。

不过,由于之前一直没有证据,而且金女士考虑到挪用钱的人或许真的就是丈夫,所以她才一直没有报警。怕万一真的是老陈干的,这岂不是家丑外扬了吗?

不过这次既然丈夫力主报警,她也就顺势而为了。而且金女士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几年丢失的钱加起来也有百十万了,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

警方依据这两个方向对陈先生展开了调查。但经过调查,警方并未发现他在钱方面有什么可疑的转账(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都用现金去交易),在外面也没有与其他女人有什么亲密关系。

那么,究竟是谁偷了床头柜里的钱呢?而且为什么每次都是雷打不动地在星期四作案呢?

就在警方排除丈夫的嫌疑后,金女士突然想到家里的保姆,她有家里所有的钥匙,而且平时家里经常只有她一个人,完全具备作案的条件,会不会是她呢?

为了弄清楚真相,警方建议金女士在家里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按照作案规律,对方肯定还会再次作案,这样就能拍摄到整个作案过程和作案者的脸。

回到家后,金女士就让丈夫买了监控摄像头,然后安装在卧室的隐蔽之处,守株待兔,等着小偷动手——为了不引起对方的警觉,金女士还继续将钱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

很快,又到了周四。这一天,夫妻俩都按照平常的作息正常出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过了一天,回到家后,金女士第一时间去检查抽屉,果不其然,钱又没了!

于是两人赶忙打开监控,想看看究竟是谁干的,可没想到的是,监控竟然什么都没拍到,甚至连画面都没有,更别说小偷的影子了。

不过也因此,警察排除了保姆的嫌疑。毕竟那是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对这些高科技产品一窍不通,更别说去动手脚了,就算把监控摄像头放在她面前,她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不过这也让疑点再次转到老陈身上,难道是他安装的时候对监控做了手脚?面对警方的怀疑,老陈坚决反驳,称自己绝对没有对监控动过手脚。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愈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老陈越想越生气,自己明明是受害者,却反而遭到怀疑,于是,他提出另一个守株待兔的方法——自己在家里悄悄守着。

8月15日,又是一个星期四。金女士像平常一样去诊所处理事情,陈先生则没有去证券交易所炒股,而是留在家里准备看看到底钱是怎么不翼而飞的。

他正在客厅盯着股市开盘时,门铃突然响了,老陈立刻警觉,不敢出声,悄悄走到门口。

对方按了四次之后,他竟然听到外面的人拿钥匙开门的声音。老陈吓了一跳,怕对方被撞破,狗急跳墙伤害自己,于是马上把门反锁,同时透过猫眼往外看。

结果来人竟然很有反侦查意识,居然故意避开了猫眼,老陈只看到一个红色的模糊的身影,感觉特别熟悉。随后,对方见钥匙打不开门,扭头就跑了。

老陈震惊极了,对方竟然有家里的钥匙!过了一会儿,确定对方已经离开,他急忙跑到派出所,向警方说明了遇到的情况。

警方立刻来到金女士家,联系物业调出了电梯和小区的监控录像,查看找到那个开门的身影——小区的监控对方可没办法做手脚。

让金女士和陈先生难以相信的是,这个女子竟然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人——曾经在金女士家做了将近4年保姆的鲜红梅。

金女士表示,自己曾经聘请过鲜红梅做保姆,而且两人还是好闺蜜。金女士完全不敢相信她居然和这起盗窃案有关系!

原来,鲜红梅是金女士家几年前聘请的一个保姆,因为做事特别干脆利落,让她十分满意,于是双方就签订了长期的雇佣合约。

随着长时间的相处,两人的关系愈发亲近。金女士甚至还曾表示要把自己的退休金都交给鲜红梅。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鲜红梅竟然主动辞去了这个高薪工作。

不过她离开金家之后,还数次带着礼物回来找金女士,一起吃饭聊天,两人相处得极为融洽,在外人眼中关系很好。

不过鲜红梅本来家境非常贫寒,生活过得很清苦,但辞职一段时间后,金女士突然发觉她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出手也变得很阔绰。她本以为鲜红梅是找到了什么好工作,却没想到这些钱竟然都是从自己这里“弄”去的。

在钱被盗的时候,金女士宁愿怀疑自己的丈夫,都没有怀疑过鲜红梅,甚至都没有向警方提及过这个人。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在监控视频里看到鲜红梅的身影。

金女士称,当时她看到鲜红梅用的手机,那是自己都舍不得买的款式,而鲜红梅却说手机不贵。而且就是从鲜红梅离开之后,才开始出现丢钱的情况,现在想来这都是疑点。

根据出行记录显示,她每周都会购买从四川飞往上海的机票,而且每次只待两天,也就是周三和周四——警方推断她会提前一天入住酒店,然后第二天实施盗窃行为。

随后,警方又调出了她的银行账户,发现每周她都会有一笔数额不定的存款记录。在最近四年内,鲜红梅账户累计存款达到了一百一十万元,这与金女士丢失的金额基本相符。

通过这些信息,警方基本认定犯人就是鲜红梅。但这些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毕竟捉贼要捉赃,警方认为最好能当场将她抓获。

又是一个星期四,警方苦苦守候了20多天后,鲜红梅果然出现了。就在她打开金女士家房门的一瞬间,就被陈先生和警方当场擒获。

要不是亲眼所见,警方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打扮得如同阔太太一般,戴着金耳环、钻戒,拎着名牌包,光鲜亮丽的女人竟然是一个小偷。

刚开始,面对警方和曾经的雇主,鲜红梅的第一反应不是认罪,也不是愧疚自责,而是拼命地百般抵赖。

鲜红梅坚决不肯承认自己偷钱,声称自己是从四川赶来探望金女士的,丢失的钱与她毫无瓜葛。警方询问鲜红梅钱的来源时,她表示自己的丈夫是四川本地某建筑工程的包工头,会定期给她寄钱。

鉴于鲜红梅的对抗审问,警方决定对其进行搜身。很快,警方就在她的包里找到了三把钥匙,经核查,这三把钥匙分别能开启金家的大门、卧室以及床头柜抽屉——原来鲜红梅在离开金家之前,早就偷偷重新配了所有的钥匙,就是为了日后回来“行事方便”。

看到证据确凿,鲜红梅这才认罪。她交代,以前在金女士家工作时,看到金女士的生活水平很高,过得轻松自在,她心中满是嫉妒,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偶然间,她发现金女士把钱放在床头柜里,于是渐渐心生贪念,偷偷配了钥匙后便提出辞职。

由于摸透了金女士夫妇的生活规律,知道他们每周四都不在家。所以鲜红梅会在周三晚上从四川坐飞机到上海,周四上午到金家实施盗窃。

当然,她并非每周四都来,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来。她也害怕被发现,所以都会先敲门,确认家中是否有人,而且一开始盗窃时,都只是从每个信封里抽几张。这样一来二去都没有被发现,她尝到了不劳而获的滋味,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最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在此期间,为了试探金女士的反应,她还亲自回来看望过金女士夫妇。发现他们毫无察觉后,她的胆子就越来越大,更加频繁地往返于四川和上海之间,潜入金女士家盗窃大量现金。

对于老陈发现后她为什么还会再次回去偷窃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这么多年都从未被发现,心中的贪欲早已失控。而且除此之外,她也没有什么其他“收入”了。

两地相隔如此之远,谁能想到小偷远在四川呢?就连老陈看到监控里那张熟悉的脸时,也忍不住一阵感叹和惊讶,同时也感到十分寒心。

至于他们之前在家里安装的监控为什么没有工作,这还真是个巧合。两口子在安装的时候没有设置妥当,所以当时监控并没有正常工作。

随后,警方依法正式逮捕了鲜红梅,经后者交代,这些年的盗窃金额总共达到了161.5万。

最终,鲜红梅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全额归还从金女士那里偷盗的金额并支付利息损失。

金女士长达四年间被偷的财物算是被追讨了回来,她对丈夫的误会也解除了。但这件事给对她的打击依然很大。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首先夫妻之间,一定要有基本的信任,不只是金女士应该相信丈夫没有偷拿钱,老陈也应该相信金女士说的钱少了。如果能早点发现其中的问题,金女士的损失肯定不会这么大。

其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金女士对所谓的“保姆闺蜜”实在太信任了,直到丈夫的嫌疑被排除后,也没有怀疑到她身上。如果不是鲜红梅抑制不住内心的贪欲,恐怕还会有一番波折。

而鲜红梅也终究因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代价,虽然享受了几年“好生活”,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锒铛入狱,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