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科耐汽车部件公司被罚,这事儿是不是就跟放个屁一样,罚完就完了?
都说“蝴蝶效应”,南美洲一只蝴蝶扇扇翅膀,没准就在德州引发一场龙卷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小疏忽真能酿成大祸。
最近,日照科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就撞枪口上了,被罚了7万不说,生态环境局那边还等着罚它13万7千5呢!
这事儿真就这么简单吗?
咱先捋捋这事儿。
2024年3月8号,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日照科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开了张罚单,7万块!
原因是啥?
叉车、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这玩意儿一个个都“带病”上岗,不是检查报告不合格,就是制动系统失灵、安全带缺失,甚至维护保养记录都拿不出来。
最要命的是,人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你改正,你愣是没当回事儿,继续用这些“定时炸弹”。
这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挨罚没商量。
更狠的是,日照市生态环境局也来了,说你家水污染物排放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准备再罚你一笔。
你说说,这科耐公司,是不是有点“茅坑里扔炸弹——激起公愤”的意思?
这事儿,看似罚款就完事儿了,但实际上,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第一张,后面一连串都得跟着倒霉。
你以为罚完就没事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你想想,你科耐的零件出了问题,下游厂家不得跟着遭殃?
这不,2023年7月,山东五征集团就吃了大亏。
他们用了科耐的汽车部件,结果车辆制动系统频频出故障,用户怨声载道。
五征集团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找科耐索赔,还要求人家拿出质量改进方案。
你说说,这科耐是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质量问题,直接让下游客户没了信任,订单减少,品牌也跟着受损。
这年头,信誉比啥都值钱,科耐这下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更让人揪心的是员工的安全问题。
2022年11月,科耐有个员工在操作压力容器的时候,因为没经过专业培训,操作失误,被烫伤了。
这事儿一查,发现科耐在安全培训上压根就没上心,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都跟不上。
这安全培训不到位,就等于埋了个雷,指不定啥时候就炸了。
员工受伤不说,还影响生产效率。
这企业啊,光想着赚钱,忘了员工的命,真是不应该!
说起安全生产,就不得不提提日照海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人家2024年2月,被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企业”,还拿到了政府补贴。
同样是汽车部件公司,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海汇能做好,科耐为啥不行?
学学人家海汇,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才是正道。
科耐被罚之后,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坐不住了,赶紧开了个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监管部门动真格,这下那些“浑水摸鱼”的企业,恐怕要睡不着觉了。
眼看着环保处罚就要下来了,科耐也开始“亡羊补牢”了。
2024年4月,他们计划投资50万,引进更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希望能把水污染物排放降下来。
这环保投入,短期内肯定会影响利润,但长远来看,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好处。
科耐这事儿,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种问题,是不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汽车部件行业,到底该怎么发展,才能更健康、更安全、更环保?
这需要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一起努力,才能找到答案。
出了事儿,就得认栽,就得改。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记住,安全生产,环保责任,不是口号,是底线!
别等到出了大事儿,才想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