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的新加坡大满贯女双颁奖礼上,王曼昱以“霸道总裁”姿态单手搂住沉重奖杯,右手举起手机问搭档蒯曼:“我来自拍?”在蒯曼微笑点头后,她甚至不忘整理头发再按下快门。这一幕被网友形容为“苏感炸裂”,照片中王曼昱占据C位气场全开,而蒯曼乖巧露脸,反差萌点燃评论区:“姐姐的臂力和气场都是满级配置!”“年上攻×软妹的CP我嗑爆!”。事实上,这场自拍不仅是胜利的定格,更折射出王曼昱作为资深选手对年轻队友的关照——她刻意调整角度让蒯曼入镜,被赞“女友力溢出屏幕”。

决赛中,王曼昱/蒯曼与孙颖莎/王艺迪上演史诗级对决。首局孙颖莎组合11-9先声夺人,第二局更一度8-2领先,但双曼竟连追8分以12-10逆转!第三局孙颖莎组合12-10再胜,第四局双曼11-9扳平。决胜局战至8-8时,王曼昱突然改变线路压制孙颖莎反手,蒯曼则精准封堵王艺迪的斜线进攻,最终以11-8锁定胜局。数据显示,五局中有四局分差仅2分,决胜局关键分得分率双曼高达72%。赛后王曼昱坦言:“每一分都像在悬崖边搏杀,蒯曼的应变能力救了我们”。
就在双打夺冠前两日(2月6日),蒯曼在女单1/8决赛以3-0横扫王曼昱,三局比分11-9、11-9、15-13堪称“窒息式压制”。比赛中她多次用反手拧拉打穿王曼昱防线,第三局更在10-12落后时连救3个局点逆转。赛后蒯曼坦言“赢得很意外”,但技术统计揭示真相:她全场主动得分率高达58%,远超王曼昱的42%。这场胜利不仅终结了王曼昱的卫冕之路,更标志着00后小将正式跻身顶尖梯队。

这对“内向姐妹”的配合曾被质疑——她们在北京大满贯首次搭档时止步八强。但本次赛事前,两人通过视频复盘改进战术:蒯曼加强中远台防守,王曼昱则减少退台增加快攻比例。半决赛对阵日本组合时,她们甚至开发出“王曼昱反手撕大角+蒯曼正手爆冲”的杀手锏。蒯曼透露:“曼昱姐会突然说‘下一球打直线’,我就知道要变节奏了。”而王曼昱更盛赞搭档:“她的战术意识像十年老将”。这种“沉默式默契”成为逆袭关键。
颁奖台上,孙颖莎凝视奖杯陷入沉思,王艺迪则难掩失落——她们刚经历“双线溃败”:王艺迪女单半决赛3-4惜败孙颖莎,女双决赛又遭逆转;而孙颖莎虽晋级女单决赛,但双打失利暴露配合漏洞。数据对比显示,孙王组合在关键分处理上失误率高达23%,尤其在第五局8-8时连续两记接发球下网葬送好局。网友戏称这是“心理承压能力的分水岭”,而教练组已着手调整她们的逆境应对策略。

本次赛事蒯曼创造历史:混双搭档林诗栋3-1击败日本组合夺冠,女双登顶后,女单又闯入决赛(截至2月8日)。她成为WTT史上首位在同一赛事三线晋级决赛的选手,世界排名从第15飙升至前10。高强度赛程下,她每日训练仍保持4小时,甚至在女单赛前用冰敷缓解肩伤。王曼昱感叹:“她眼里有火,这是冠军的饥饿感”。若女单夺冠,她将复制孙颖莎2023年的三冠神迹,国乒“新王”之名已呼之欲出。
除了赛场表现,王曼昱的场外形象同样抢眼。1月16日,她以皮革外套+金属腰链造型登上《时尚先生Esquire·fine》封面,访谈中坦言:“奥运周期的压力像永远卸不下的铠甲。”这次大胆尝试收获破圈效应,杂志单日销量暴涨300%。球迷发现,她比赛中佩戴的黑色护腕竟与杂志造型同款,被调侃“把T台搬到了球台”。这种刚柔并济的形象,正重塑着乒乓球员的公众认知。

双曼组合的崛起揭示出国乒新生态:她们既是女双搭档,又是女单对手。王曼昱在女单失利后迅速调整心态,主动与蒯曼研究双打战术;而蒯曼在混双夺冠后,特意向王曼昱请教发球技巧。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被教练组称为“良性内卷”。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年龄差5岁,恰似当年张怡宁与郭跃的传承模式。正如网友所言:“她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过去和未来的自己”。这种动态平衡,或许正是国乒长盛不衰的终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