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战俄军就能预见二战苏军的表现,俄军和苏军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亦丝观察过去 2025-02-24 10:20:45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沙皇俄国军队正在有条不紊的扩军,他们的人数增加到了170多万人。而二战中卫国战争之前苏军也在扩军,苏军的常备军突破了500万人。而两者在开战之后的种种表现与军队的组织框架都能证明俄军与苏军是一脉相承,只不过苏军要比俄军多了一些武器和多了政工干部。

‬俄军与苏军的传承

在一战之前,所有的列强都在扩军,沙俄自然也不例外。俄国的正规军由1871的76万人增加到1904年的109万人。到了1913年底,沙俄杜马批准将俄国的陆军规模将提升到186万人,而兵种的多样性也被受到重视,例如光是扩充炮兵的花费就高达五亿卢布。而苏军在即将开打之前也是疯狂扩军,兵力从170万人迅速提高到500万人。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沙俄早在一战之前就组建了最大军事单位“方面军”,而沙俄的普通步兵师规模也是非常夸张,足足有21000人(二战中日军的常备师团被欧洲国家说成是一战的军队,很大程度上就是编制太大了)。方面军这个编制在当时的全球各国都没有国家使用,实在是编制太大了,动不动六七十万人的规模。

而沙俄除了方面军,还设立了“最高统帅部代表”,这两项军事框架一直到二战时期苏联还在使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苏军就是脱胎于俄军的,在苏俄内战时期启用了大量的原沙俄将领,比如著名的红色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就是沙俄的骑兵将领,而沙俄的士兵更是多如牛毛。

‬一战中沙俄的表现

一战前期沙俄的表现只能说还算是差强人意,俄军在贡宾嫩首次和德军交战,并且取得了胜利,但是很快在之后的坦能堡会战中却因为主将不和,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不过很快俄军就又发动了加里西亚会战,这一战直接歼灭了奥匈帝国的常备军,奥匈帝国从此变成了“民兵军队”。

1914年的战役非常具有代表性,首先是战役的连续性,这一年俄军可以说是几乎不休息的在打仗,并且全部都是运动战,很少见到西线的堑壕战,相比之下东线战场的指挥就艺术得多。最典型的是罗兹战役,俄军先是包围了德军,之后德军又反包围俄军,双方打得非常激烈,甚至面对德军的中心开花俄军到最后都能达成平局。

指挥百万大军在广袤的领土上连续作战不是苏联自己突然学会的,而是从1914年的沙俄就学会了的。而这些战役的胜负成为了1944年华西列夫斯基攻克东普鲁士的经验。其他国家受限于国土规模的大小,不可能在平时就维持“方面军”这样的庞大军队组织,但是俄国不一样,他们广袤的国土让方面军成为了必然。

在二战中我们提到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将领,苏联和德国都能举出例子,但是英、美、法就很难找到一个人了,最著名的巴顿也不过就是指挥了一个集团军。但是二战苏军和一战俄军不一样的是,双方的韧性相差很大,苏军可能是遭受2000多万人伤亡而不溃败的军队,沙俄军队经受了500多万人的伤亡就承受不住了,前线和后方都爆发了起义,最终导致了俄国退出一战。

‬一战俄军和二战苏军在很多地方都有传承性,双方的军队组织框架,临战时大规模扩军,非常重视技术兵器的使用等等。但是两者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时的表现却又不一样,苏军在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陆军时表现出来的顽强是一战中的俄军拍马都赶不上的,和也说明经过了社会主义洗礼的苏联人民已经脱胎换骨,他们明白自己是为何而战,不再像一战的沙俄军队一样打着打着产生了迷茫的思想。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