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会期间,河北代表团有个"硬核"人大代表代表石炳启,建议彩礼上限:不超过当地年收入的二倍。
这个提议,初衷是好的,但是我认为很难实行。
因为现在的彩礼钱也是遵循市场经济法则的,靠人为的行政干预并不一定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就拿老百姓天天吃的大蒜来说,它的价格高低是受市场调节的,大蒜少了价格自然就高,第二年种大蒜的人多了,价格又会立马降下来,这个靠行政干预是不行的。
彩礼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有高彩礼?就是中国男性比女性整整多出四千万,相当于一个加拿大国家的总人口了。
所这就造成了“一家女,百家求”的局面,所以在婚恋市场,特别是农村地区,主动权掌握在女人手里,掌握在丈母娘手里。
不但彩礼要高,而且还要有房子有车子,即使有车有房有彩礼还不一定找到对象,至于不想出高彩礼的,那你就等着打光棍吧。

所以这位人大代表的提议如果得到实行,大概率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明面上彩礼都一样不高,但是你却管不住私下“交易”。
比如准新郎可以给女朋友买黄金,买钻戒,这个谁能干涉?何况彩礼都是私下给的,不可能打收据,更不可能找公证员,谁知道彩礼到底多少?
所以,这种明令限制高彩礼的办法是扬汤止沸之举,要想釜底抽薪,必须先解决男青年找老婆的问题。
就像俄罗斯、乌克兰、巴西、朝鲜和越南等等国家,女多男少,女的为了找老公恨不得倒贴,你说我们还会有高彩礼吗?
解决男青年找老婆难题,办法有四个:“向下看、向上谈,向外找,原地站”。

首先说向下看,也就是男青年应该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孩。
因为这一代的男青年,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男轻女造成的男多女少重灾区,现在大家都知道男孩“不值钱”了,反过来重女轻男了,所以不久的将来,女性人口可能高于男性,最起码不会像这现在这样性比例严重失调。
所以,适龄男青年张三可以找比自己小的女青年李四,和李四同龄的男青年王五,可以去找比自己小的女青年赵六,以此类推。
向上谈,指的是目前的适婚男青年可以找比自己大的女性,包括离异女。
因为人类有一个规律,男人寿命小于女人,年龄越大,女性就越多,你看跳广场舞的都是大妈,因为大爷可能已经去世了。

实际上,男小女大大婚姻,不仅性生活更和谐,而且更容易白头偕老。
第三,向外找,指的是把目光放到异域国外,找个越南妹子或者乌克兰姑娘它不香吗。
去年有个新闻,河南小伙迎娶非洲姑娘,这就是解放思想,大胆追求老婆的典范,不管黑妞白妞,搞到手就是自己的金妞。

第四,原地等。
如果以上三个都做不到,那么不妨等一等,不要急着结婚。
亚里士多德说过,男人最好的结婚年龄是四十岁,女人二十岁,慌什么?
以上四样杀手锏可谓是治理高彩礼的釜底抽薪之举,男人都不发愁找老婆的问题了,那么彩礼价格自然会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