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上万亿高铁项目,不用中国高铁技术,采用锡纳拉集团,现在怎样

晋之云 2025-03-17 18:24:05

文/编辑:兔酱漫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俄罗斯要建高铁了,但不和中国合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俄罗斯为啥不凭自己的能力建高铁?又不选择和中国合作呢?

俄罗斯为高铁投资近180亿美元投资

有个冷知识,俄罗斯截至目前都没有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完整高铁系统,仅有的动车组是“游隼号”,很有战斗民族的感觉吧。

线路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设计最高时速是250公里,4小时可以到达,以目前国际高铁的标准来看,这样的时速也只能被叫做“准高铁”。

只不过这条动车组现在遇到点困难,原本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全部技术支持。

谁知道一场俄乌冲突,让维修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条动车组也就只能凑合用用。

其实在俄罗斯,更多被使用的是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基本上全国87%的客运,都在依赖这个铁路网。

但和咱们的绿皮车一样,去哪倒是都能去,就是太慢了,你想想俄罗斯比中国还要大的多,从东到西动辄要花几天几夜,谁能受得了。

因此,俄罗斯在3月14日发布消息,决定投资180亿美元,建设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高铁。

这条高铁走的还是“游隼号”的线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

只不过这一次的时速最高可以达到400公里,巡航时速也能到360是公里,原本4小时的行程,直接缩短到2小时15分。

而这一次俄罗斯人也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不再信任欧洲公司。

而是把建设的任务留给了本国的锡纳拉集团,目的也非常明确,彻底摆脱对外国的技术依赖,提升本国建设高铁的技术水平。

不过说归说,尽管俄罗斯铁路发达,但想建高铁还是有点小困难。

毕竟铁路和高铁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光摆在眼前的三大技术瓶颈,就够俄罗斯吃一壶的。

这三大瓶颈分别是:高铁轴承、供电系统、调度技术。

总之,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对高铁稍微懂点的人,就能知道这三大技术有多难,咱们国家也是通过好多年的技术攻关,才彻底掌握的。

当然,一旦这次高铁顺利建成,在2028年俄罗斯的老铁们出行就会更加便捷,也能顺便带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经济协同。

俄罗斯为啥不和高铁大户中国合作呢

你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大名鼎鼎的基建狂魔。

建设高铁更是不再话下,东南亚、非洲遍布中国援建的高铁,俄罗斯的高铁还不是手到擒来。

再加上中国一直和俄罗斯关系密切,俄罗斯选择和中国合作,不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吗?

这里面的门道可没咱们想的那么简单,俄罗斯可想的比我们更长远。

首先就是考虑要掌握核心技术。

虽说中国建高铁建的好,但如果俄罗斯一天不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就一天得受制于人,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再现“游隼号”的情况。

这让世界泱泱大国俄罗斯的脸面往哪里放。

以后去国际上开会,话语权都被中国拿走了,自己只能呆呆坐在旁边赔笑,俄罗斯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十年前就发生过类似尴尬的情况。

当时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技术,修建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但俄罗斯希望中国开放专利,也就是掌握咱们的技术,但中方没同意,最后俄罗斯自己也建不成,只能眼睁睁等着中国来援助。

这样的事情,俄罗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另外,俄罗斯也考虑,毕竟俄罗斯这个地界连通欧亚,非常重要,如果让中国来建高铁,岂不是让中国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欧洲,剥夺了原本俄罗斯在这一地缘的优势。

这是从技术和战略安全的考量,从国际形象和对国内经济的提升,自己建高铁也是好处更多。

先说国际形象吧,以前都是俄罗斯帮中国建这建那,俄罗斯一直以“老大哥”自居。

虽说现在中国实力强大了,但“老大哥”的面子也不能丢啊,这以后在国际上一开会,人家欧美一问,你们高铁谁建的?俄罗斯说是中国建的,真的说不出口啊。

再说经济发展问题,就一个俄乌冲突直接导致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那么用什么方式来再次激活俄罗斯的经济呢,高铁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用本土企业,光就业就能解决12万个,这是什么概念,相关的钢铁、机械制造等等产业链也会随之兴起。

而如果是让中国来承建,俄罗斯企业可安置就业就只能参与低附加值的环节了,想带动经济,确实有点困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吧,俄罗斯这次选择硬刚。

不管是克服高寒冻土地质条件对高铁建设带来的考验,还是经济贷款带来的压力,俄罗斯都选择自己扛下来。

项目进展到什么度了?

据说,截止3月14日,这条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圣彼得堡市长说,圣彼得堡境内的核心路段计划在今年内动工,俄罗斯铁路公司已经开展地质勘探、征地补偿等前期工作,只要施工许可获得比准,就可以立即动工。

莫斯科市长别表示,已经启动了高铁列车的生产基地的选址工作,计划在今年完成土地平整和厂房设计,预计到明年可以投产。

这个基地也将被建设成俄罗斯国产高速列车的组装基地。

承建高铁项目的俄罗斯本土公司锡纳拉集团在近日也宣布,首列国产高速列车的原型车,将在后年下线,然后进入实地测试工作。

这次实地测试的主要测试项目就是,在俄罗斯-50℃到40℃的极端温度区间内,是否可以保证列车稳定运行。

但前面提到的三大难题,依然摆在俄罗斯面前。

首先就是轨道要进行冻土处理,因为西伯利亚的冻土地基会导致轨道变形,必须要开发专用的材料。

然后是供电系统要适配高铁运行,目前俄罗斯的铁路采用的事1520毫米的宽轨,高铁根本用不了,得重新设计供电系统。

最后就是核心零部件只能依赖进口,尤其是轴承和通信模块,必须从西方国家进口。

但目前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依然在欧洲的制裁名单中,因此想获得这批零部件,还需要时间。

整个工期是从2025年到2028年,按照面前的节奏来看,都还处于正常的规划中。

虽然高铁依然在建设中,但期盼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高铁的热切期盼,早已经在俄罗斯老百姓中间扩散开来。

因为这条高铁被视作“国家复兴的标志”,一旦建成,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本土公司锡纳拉集团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直接象征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尤其在俄乌冲突尚未明了的当下,这条高铁足以见证俄罗斯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甚至俄罗斯部分媒体把这条高铁和苏联时期的航天成就相提并论,称它为“21世纪的加加林时刻”。

不论如何,这条满载俄罗斯期盼的高铁都会在未来,为俄罗斯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

虽然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建成后的成就感足以助力建设者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我们也衷心祝愿俄罗斯首条高铁建设顺利,早日竣工!

2 阅读:1275
评论列表
  • 2025-03-18 16:57

    俄国人稍微有得选择,都不会和东大合作,心从来都是向往西方的

晋之云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