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报》报道称,一群“卡利斯坦运动”的支持者19日聚集在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公署外,高喊口号。该媒体报道中的画面显示,还有人爬上公署大楼的阳台并试图拿下印度国旗。后来,印度高级专员公署一名工作人员保护印度国旗,随后将其转交给大楼内的人员;那么这个“卡利斯坦运动”为何让印度如此头疼呢?

“卡利斯坦运动”在印度由来已久:莫卧儿王朝时期,部分激进的锡克教徒就开始发展军事武装,与印度中央对抗“争取独立”。就在一个月前,数千名印度锡克教徒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要求“公投建国”,继而引发与澳大利亚亲印度群体大打出手;

“卡利斯坦运动”被称为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其目的是在当前印度旁遮普地区建立一个名为“卡利斯坦”的锡克教主权国家;

印度政府对它很头疼:该组织于2007 年在美国成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办事处。该组织曾多次将印度官员诉至美国法院,要求追究其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锡克教流血事件”中的责任。同时,该组织还发起“公投”运动,希望“解放目前被印度占领的旁遮普邦,重建旁遮普民族国家”。2019 年起,印度政府宣布该组织非法,其创始人也被印度政府定性为“恐怖分子”;
如今,锡克教是印度第三大宗教,教徒规模约2亿人。该教的创始者那纳克曾公开宣称:“我的宗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如此强硬的言论却让所以印度政府不敢造次;
历史上的锡克教徒群体大都属于富裕阶层,有一定经济地位。另一方面,英国殖民时期,英勇善战的锡克教徒受到“青睐”,大量应征入伍,成长为高级军官。直到现在,印度政坛依然有不少将军姓名中带有“辛格”,这正是男性锡克教徒的常见姓氏——但是,莫迪政府却一点都不给锡克教群体“面子”:每逢国外(西方国家)的卡利斯坦运动闹事,莫迪就下手整治国内的锡克教团体:2020年,莫迪强推农业改革法案,损害了旁遮普邦锡克教群体的利益,结果导致发生了严重冲突。

2022年,为了镇压旁遮普邦锡克教群体的反抗不公平待遇,印度莫迪政府切断公民的互联网接入近百次;印度旁遮普政府实际上“宣布了整个旁遮普州的紧急状态或宵禁。”——即便如此,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支持的卡利斯坦运动依旧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