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来一张福利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地区海军中服役的那一票经过“武进1”、“武进2”、“武进3”改造的美制“弗莱彻”级、“艾伦·萨姆纳”级和“基林”级驱逐舰(由于这批军舰的舰名都以带“阳”字的中国地名来命名,所以台湾地区海军称之为“阳字号”)因为舰体寿命严重超期而变得老朽不堪,无法继续承担“以武拒统”的“重任”。

经过“武进1”改造的“安阳”号(属“弗莱彻”级)

经过“武进1”改造的“南阳”号(属“艾伦·萨姆纳”级)

经过“武进1”改造的“富阳”号(属“基林”级)

经过“武进2”改造的“莱阳”号(属“基林”级)

经过“武进3”改造的“辽阳”号(属“基林”级)
另一方面,承接了美国部分产业链的台湾地区经济显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样子,荷包鼓了后就开始四处“大撒币”,购置新式舰艇,甚至购买舰材在岛内船厂进行组装,充作“国舰国造”的表象。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台湾地区海军从1990年开始在美国的“帮助下”在岛内陆续开建了八艘“佩里”级护卫舰——即“成功”级护卫舰。

“佩里”级护卫舰
不过,造新舰需要时间,而舰龄普遍超过45年的“阳字号”驱逐舰已经完全不能再继续撑下去,所以台湾地区海军急需一型现成的反潜性能较好的军舰来替换那些只经过“武进1”和“武进2”改造的“阳字号”驱逐舰。
就像《那年那兔那些事》里“秃子”遇事不决就呼叫“鹰酱”那样,台湾地区海军又双叒叕找到了美国。“美国爸爸”瞥了一眼这条曾经的“家犬”、如今的“丧家犬”,甩出了正在陆续退役的“诺克斯”级护卫舰。
“诺克斯”级护卫舰是美国在“加西亚”级和“布鲁克”级护卫舰的基础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发的第二代反潜护卫舰,从1965年开建首舰开始,建造工作一直持续到1974年,一共建造了47艘,成为美国海军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反潜主力舰艇。

“加西亚”级护卫舰首舰“加西亚”号

“布鲁克”级护卫舰首舰“布鲁克”号

“诺克斯”级护卫舰首舰“诺克斯”号
“诺克斯”级护卫舰长134米,宽14.25米,吃水7.54米;标准排水量3010吨,满载排水量3880吨;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为22节航速下4000海里。
作为美国海军在二战后的第二代护卫舰,“诺克斯”级护卫舰主要用于反潜作战。比起前代的“加西亚”级和“布鲁克”级,“诺克斯”级护卫舰的舰体空间更大,舰员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自持力进一步提高。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65型护卫舰进行海上对峙的“诺克斯”级护卫舰“哈罗德·E·霍尔特”号
“诺克斯”级护卫舰的主要武器用于反潜,首要的反潜武器是一座具有再装填装置的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器,用于发射火箭助飞鱼雷,另有两座双联装MK-32鱼雷发射管(配备MK-46鱼雷),航空反潜武器为一架轻型反潜直升机。为了发挥这些反潜武器的效能,该舰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反潜声呐系统,包括AN/SQS-26舰壳主/被动声呐和AN/AQS-35V独立可变深声呐,到后期还装备了AN/SQR-18拖曳阵声呐。

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发射架

MK32双联装固定鱼雷发射管
“诺克斯”级护卫舰的火炮武器为一座MK42型54倍径单管127毫米舰炮,另有两挺12.7毫米机枪;防空武器为一座八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架,后期拆掉了发射架,换成一座“密集阵”近防炮。

MK42型127毫米54倍径舰炮
为了控制成本,“诺克斯”级护卫舰的动力系统比较落伍,还是用蒸汽轮机启动的单轴推进装置。
……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诺克斯”级护卫舰开始在美国海军中大规模退役,其中舰况较好的被美国用作军援提供给众多“小弟”和“打手”以维持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借着这股“东风”,台湾地区海军的“蒋专员”们欢天喜地的前往美国,在一票已经退役封存的“诺克斯”级护卫舰中挑选舰况较好的舰只,为了不过分刺激大陆方面,这次交易还特意冠以一条“遮羞布”——“租借”,实际上是没打算归还的。
1992年8月上旬,第一批三艘“诺克斯”级护卫舰“罗伯特·E·皮瑞号”(FF-1073)、“布瑞顿”号(FF-1086)和“科尔克”号(FF-1087)被移交给台湾地区海军,分别改名为“济阳”号(932)、“凤阳”号(933)和“汾阳”号(934)。

“罗伯特·E·皮瑞号”护卫舰

“济阳”号护卫舰

“布瑞顿”号护卫舰

“凤阳”号护卫舰

“科尔克”号护卫舰

“汾阳”号护卫舰
1994年6月下旬,第二批三艘“诺克斯”级护卫舰“约瑟夫·休斯”号(FF-1078)、“库克”号(FF-1083)和“巴贝”号(FF-1088)被移交给台湾地区海军,分别改名为“兰阳”号(935)、“海阳”号(936)和“淮阳”号(937)。

“约瑟夫·休斯”号护卫舰

“兰阳”号护卫舰

“库克”号护卫舰

“海阳”号护卫舰

“巴贝”号护卫舰

“淮阳”号护卫舰
1998年4月下旬,第三批两艘“诺克斯”级护卫舰“埃尔文”号(FF-1081)和“瓦尔迪兹”号(FF-1096)被移交给台湾地区海军,分别改名为“宁阳”号(938)和“宜阳”号(939)。此外,原本还有一艘“唐斯”号(FF-1070)打算交给台湾方面,但是台方登舰检查后发现该舰舰况较差,因此最终没有接收该舰,使得台湾地区海军最终接收的“诺克斯”级护卫舰的数量定格为八艘,接收成军后,这批军舰被称为“济阳”级“巡防舰”。

“埃尔文”号护卫舰

“宁阳”号护卫舰

“瓦尔迪兹”号护卫舰

“宜阳”号护卫舰

“唐斯”号护卫舰
“济阳”级护卫舰被接收成军后,台湾地区海军对其进行了细微的改装,12.7毫米机枪因为火力不足,所以换成了四座台湾地区海军自产的T75型单管20毫米机关炮;反潜直升机换装为MD500轻型反潜直升机。

T75型20毫米机关炮

MD500轻型反潜直升机
台湾地区海军在接收“济阳”级护卫舰后,将这批军舰列为在“成功”级护卫舰形成战斗力之前的反潜战力的主力舰艇,很是风光了一阵子。其较为先进的反潜武器对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的主力——033型和035型常规潜艇构成较大的威胁,这也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官兵和中国军迷们最为憋屈的一段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台湾地区海军得意洋洋的宣称:我们对“济阳”级的反潜能力非常满意。

033型常规潜艇

035型常规潜艇
但是,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长时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的装备大换血,大量的039、039A和039B型常规潜艇不断将033型和035型常规潜艇替换下来,只代表上世纪70年代先进反潜水平的“济阳”级护卫舰面对这些新锐的水下狼群早已经力不从心。

039各型常规潜艇
实际上,“诺克斯”级护卫舰在美国海军体系中是配合“斯普鲁恩斯”级大型反潜驱逐舰形成“高低搭配”的“低配置舰”,而台湾地区海军用不起“斯普鲁恩斯”级这样奢侈的“大家伙”,需要让“济阳”级来“挑大梁”,自然捉襟见肘。

“斯普鲁恩斯”级大型反潜驱逐舰
在90年代台湾地区海军进行了一次极为难得的装备更新补充,并在装备性能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形成过一定的技术优势后,台湾地区海军就如同大清帝国北洋海军一样,经历了三十年的装备更新的低潮期:自2000年以后,除了2005年至2006年接收了四艘“基德”级驱逐舰(台方称之为“基隆”级驱逐舰)外,台湾地区海军的主力战斗舰艇竟然没再有新的更新。

“基隆”级驱逐舰
在外购新舰无望的情况下,台湾地区海军只能勉为其难地为“济阳”级护卫舰进行“火力升级”,在“美国爸爸”的帮助下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升级,恢复其可以发射“鱼叉”反舰导弹的能力,有限提高了“济阳”级护卫舰的反舰能力,但代价是牺牲了一定的反潜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其防空能力,台湾地区海军还将从退役的“武进3”型驱逐舰上的“标准1”型防空导弹发射箱(双联装两座、三联装两座)强行塞到了“济阳”级上(总共改造了除了“济阳”号和“海阳”以外的七艘,因为“济阳”号和“海阳”号因为过于老旧在2014年5月1日和7月1日退役,成为姊妹舰的“器官捐献者”),使其拥有了有限的区域防空能力,但因为所有的发射箱都安装在机库和上层建筑顶部,造成重心升高,航行性能急剧恶化。

退役并解除武装的“济阳”号和“海阳”号
更加要命的是,“诺克斯/济阳”级的动力系统早就停产,而美国海军中的“诺克斯”级护卫舰已经全部转卖或者拆毁,一艘都没剩下,动力系统的零备件供应已经断绝,剩余的航行小时是用一点少一点,以至于在2020年后两岸海军在台湾海峡发生的数次海上对峙中,“济阳”级护卫舰面对新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052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056型护卫舰,根本就是处在被“戏耍”的屈辱境地。

和056型护卫舰对峙的“凤阳”舰
2020年7月1日,“海阳”号作为靶舰在汉光36演习中被反舰导弹击沉;7月15日,“济阳”号作为靶舰汉光36演习中被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成为最先“成仁”的两艘“济阳”级舰。而另外六艘“济阳”级还将强撑病体、被迫继续绑在台独分子的战车上,为“以武拒统”效死卖命,对于这批此时已经50多岁、以祖国大陆的城市命名的军舰来说,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作为靶舰被击沉的“济阳”号

2022年两岸海军对峙期间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拍摄到的锈迹斑斑的“兰阳”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