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小平派吕正操去美国邀张学良回大陆,张学良:有三个条件

花开无田 2023-05-24 23:44:11

1990年,在被软禁了五十多年之后,90岁的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中国人讲“叶落归根”,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学良虽然看上去仍是精神矍铄,可却也难掩思乡之情。

在恢复自由后,他迅速地便联系了故人王树常之子王冀,表达了想要回大陆、回老家看看的想法,并希望要是邓小平、杨尚昆能发出邀请函就更好了。明白了张学良的意思,王冀便前往了北京说明情况,不过由于某些原因邀请函写好却未能交给王冀手中,张学良的大陆之行也只得暂时搁置。

1991年3月,张学良夫妇得到台湾当局的批准允许可以前往美国探亲。在临行前,张学良面对记者的询问,表态自己可能会重返大陆、重返故乡。

得知张学良的态度后,邓小平十分欣喜感动,随即便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其中包括了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诞活动、参加“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修葺大帅府张作霖陵以及派遣一位同志前往美国表达欢迎,负责具体对接安排。

就这样与张学良私交至深,且是乡党又曾担任过他部下的吕正操将军,成为了前往美国的不二人选,负责前往美国相谈张学良回国事宜。

出行之前,吕正操还让女儿作为前站拜会张学良,表达是否可以相见的看法。得到张学良肯定的答复后,吕正操坐上前往美国的飞机。

久别重逢,已经一别54年的二人不由得老泪纵横。吕正操为他张学良带来了碧螺春茶叶、《中国京剧大全》这些平素里张学良都极为喜欢的东西。

看着这些,唏嘘不已。二人旋即攀谈起来,而张学良也对这位曾经的副官“诘问”到你怎么跑到共产党哪里去了?

““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我就不相信他会放你回来。你走后,东北军就乱了……之后我就留在了冀中”

听着吕正操的“转投”经历,张学良颇为感慨遗憾自己未能驰骋沙场抗日。眼看张学良如此,吕正操则安慰到“一生西安事变一件事就行了……您对国家是有大功劳的。”

不过,由于这次见面人员较多吕正操也未与张学良提及返回大陆事宜。

而在第二次会面时(5月23日)只有吕正操与张学良二人(之后又有阎明光加入),吕正操也不做扭捏旋即拿出了临行时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亲笔信。

虽然彼时的张学良眼疾已经很重,但还是仔细的看完了来信并表示了对周恩来的肯定,也委托吕正操代为向邓颖超问好。之后,了解到邓小平对于他也很是挂念,张学良又委托吕正操也代为致意。

期间他们还谈及了张学良的眼疾,言说上海有位名医尤其擅长治疗眼疾,张学良可以去看看。张学良也表示这个建议很好。

而对于张学良打算何时回来治病、探亲,吕正操也代表中央表态:会尊重张学良的意愿,并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不过,张学良却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要欢迎;二不见记者;三大家经常见面可以,但千万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听罢这三个条件,吕正操打趣地回答道“记者可以不见,但百姓如果围上你,我可管不了哦”张学良则表示自己不怕百姓,自己见老百姓高兴的很!

在6月4日,张学良寿诞之后又与吕正操再次会面、畅谈许久。

而后吕正操返回国内,邓小平在了解到吕正操此行的成果之后,甚至还以吕正操为首成立了接待张学良的工作班子。

不过,这一等却是永远。

至于其中的缘由则莫衷一是,唯有结果却又令人遗憾。2001年10月16日,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去世,他也至死未能回归大陆。

听闻张学良去世,吕正操发去了唁电。对于自己的老首长、至交好友,吕正操充分肯定了他的功劳——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表示他的一生志在国家统一、振兴中华民族,表示他功在民族,彪炳千秋!

0 阅读: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