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并明文规定红薯不准出口,偷渡者会被处死

张胖胖哎 2022-12-12 19:39:05

但那年,我国福建发生大饥荒,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听闻十分焦急,他花重金买了一根红薯藤,将它偷偷编进了回国货船的缆绳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

这陈振龙原本是一名书生,在明朝时期,所有读书人都把科考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也是一心想要科考,但是却屡屡不中。

由于他的家族一直经商,后来他也想通了,便放弃了科考,转而做起了生意。

没想到,做起生意的他竟很有天赋。当时明朝开放了海禁,居民可以与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陈振龙有自己的航船,于是便利用船只往来菲律宾做贸易,最终通过他的聪明才智成为了一名富商。

1593年,福建发生了饥荒,当时陈振龙远在菲律宾,也听说了家乡遭灾的消息,非常想要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

在菲律宾生活的这些年里,他知道菲律宾有一种植物非常高产,而这些番薯也是西班牙人引进菲律宾的。

这名为番薯的东西,不仅能生吃,还能蒸煮,非常顶饱,他想着如果将这些番薯引进国内,那么就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了。

但是当时的菲律宾有这样高产的农作物,不想让别的国家也有,于是下达了法律,不允许任何有关番薯的东西带出菲律宾,如果有人故意违反,那就会被处死。

陈振龙还是执意想要将番薯引进国内,找到儿子说:“我想要把番薯引进国内,如果我国有了番薯,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饥民饿死了”。

儿子也认为父亲说的很对,可菲律宾是不允许这样做的,陈振龙安慰儿子,一定会想到办法的。

于是,陈振龙在当地跟那里的农民请教如何种植番薯,学到了许多关于种植番薯的知识。

下一步他就在想,如何能偷偷的将番薯带回国内,第一次他将高价买来的番薯藤混入了自己的行李中,想要蒙混过关。

但是在遇到检查时,菲律宾海关的工作人员检查得非常认真,还是从他的行李中拿出了藏好的番薯藤。

只见那人问陈振龙:“你带的这是什么?你不知道菲律宾法律不允许带番薯出境吗,怎么还明知故犯,我看你这老头是不想活了”。

陈振龙眼看着被识破,他只能装作不知情,对工作人员说:“我真不是故意的,我这老眼昏花的,哪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呀?肯定是有人栽害我的”。

而工作人员也看到陈振龙年纪已大,决定放他一马,没有对他过多加追究,只是对他罚了一些款。

这次失败后,陈振龙又在苦思冥想着该如何将番薯藤带出,最后他看到了船上的缆绳,又想到检查人员看都不看这绳子一眼,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将番薯藤晾干涂上和缆绳一样的颜色,伪装成缆绳带出去。

说干就干,随后,他又高价买来了番薯藤,在又一次的出关时,把番薯藤被混入了缆绳中间,果然骗过了菲律宾人,检查人员看都没看那堆脏兮兮的绳子。

陈振龙非常高兴,在乘坐的船远离了菲律宾管辖范围后,马上就将番薯藤拿了出来,并且用水泡了起来,防止番薯藤没有活力。

等到回家后,他马上按照菲律宾农民教给他的办法,将这根番薯藤种进了地里,对其精心的培育。

很快,番薯就生根发芽长出了叶子,经过几个月的种植,终于成功种植出了番薯。

而这个时候,福建又遭了灾,地里颗粒无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许多的人就要被饿死。

陈振龙种出番薯后,马上想要将番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马上让儿子找到了当地的巡抚。

对巡抚说:“我从菲律宾带回来了他们奉为珍宝的甘薯苗,并且经过我的试验,已经成功的种植出了果实,这种作物非常耐旱,而它的产量也非常的高,如果在我们这里大面积的种植,也可以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灾民巡抚正是苦恼不已,听到陈振龙儿子这样说后,非常高兴,马上命人在福建全省进行种植。

经过四个月的精心培育,番薯获得了大丰收,也解决了许多灾民的吃饭问题,后来因为番薯的颜色发红,又被人们称为了红薯。

陈振龙也因为有功,被朝廷进行嘉奖,人们都把他当做救命恩人看待,后来,这红薯也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农业考古  2007年03期  远洋陶瓷贸易与番薯的引种

2 阅读:328
评论列表
  • 2022-12-13 17:37

    这个故事我是不相信的。古代管理那有那么严啊,菲律宾四面都是海,不可能管的这么严。

    我可能不是人 回复:
    你就当故事听就是了
  • 2022-12-22 11:02

    这个故事是真的。番薯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引进到菲律宾的,当时西班牙人控制的非常严。

  • 987 2
    2022-12-20 13:07

    海外的福建人确实很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