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司注册饺子外观专利,河南思念:饺子,根在中国!

大象新闻 2025-04-19 00:51:41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J公司”)在美国注册的饺子外观专利,获准通过。经查阅发现,CJ公司共上传了14张各个角度的饺子照片。文件还显示,该专利申请日期为2023年2月24日,获批日期则为2025年4月8日,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5年。公开信息显示,CJ公司是韩国的一家食品和生物企业,旗下有一款饺子品牌bibigo(必品阁),在我国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均有销售。 4月18日,思念食品在其官方平台发布《饺子,根在中国》一文,文中表示:饺子,根在中国,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出土的文物里有世界上最早的饺子,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分享给全世界的美食瑰宝;作为国内老牌的速冻食品企业,思念食品一直致力于中华传统美食的挖掘与保护,积极参与并推动《速冻饺子》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助推速冻食品行业从“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

韩国公司这一迷惑行为也引来网友纷纷下场评论。“好离谱啊,我们吃了那么多年的饺子,一反手给注册商标了”“给饺子申请外观专利,没事找事”“建议全国人民人手包一盘这样的饺子秀给他们看看”“要是这样操作的话,中国岂不是样样可申请专利”······也有律师表示:“饺子的外观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属于公有领域。若被特定主体垄断性注册,可能妨碍社会公众的正当使用,损害公共利益。” 此次事件让人联想起中韩文化符号的交锋: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曾引发轩然大波。饮食文化跨国争议频发,反映出各国对文化产业话语权的重视。中国需要更主动地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代知识产权体系中的‘文化地标’。 当饺子从家常餐桌跃入国际专利战场,这场争议早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成为文明溯源与当代话语权的交锋。正如网友所言:"我们不仅要会包饺子,更要学会如何让世界看懂饺子里的中国故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保卫战中,或许更需要用法治思维点亮传统,用创新表达守护文明。

锋评 | 假如饺子会说话

我们中国吃饺子2000年了,你们(韩国)咋就有专利了?这次韩国公司饺子外观专利申请,主打的就是一个营销的噱头,玩的是广告的效应。

中国企业完全可以申请八个褶子、十个褶子、十二个褶子的饺子,包括三鲜、韭菜鸡蛋、海鲜、香菇、羊肉、牛肉等几十上百种馅儿的饺子,都给他(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到时候看看他十四个褶子的饺子包啥馅儿?

此前报道: 韩国一企业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美国通过了!在美中餐馆卖饺子或将侵权?

来源 | 综合大象新闻记者 刘小玉、@锋评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彭丹 编辑 | 蒋黎明
1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5-04-19 11:35

    就只会嘴巴说,干他们啊,把他们的韩服写个“棒”字,申请外观专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