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沉寂良久的科索沃局势,再次被炒热,美国和北约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指责俄罗斯“改变现状”,挑动巴尔干半岛局势。但这种说法完全是倒打一耙,巴尔干局势再次升温,美国才是罪魁祸首。
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之前,科索沃地区的负责人就跑到美国,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晤,之后科索沃当局就颁布了对塞尔维亚车牌和证件的禁令,导致科索沃北部爆发了抗议活动,局势瞬间被炒热了。
而在科索沃地区出现了混乱之后,北约紧随其后便发声,表示如果局势失控,就会武力干涉。由于北约在科索沃地区有驻军,北约的这个表态不会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的有可能动手。为什么北约的胆子突然大起来了呢?因为俄罗斯正在乌克兰进行特殊军事行动,北约面对的只是一个塞尔维亚,对于欺负弱小这一套,北约可是驾轻就熟。
不过随后刚刚升温的局势有所冷却,因为科索沃当局宣布延长禁令生效的时间。为什么要延长时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佩洛西要窜访台湾地区,如果科索沃这个火药桶炸了,佩洛西又在台海地区引发了军事冲突,美国就会陷入被动,所以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科索沃当局自然也就放弃了炒作,决定延长一个月再实施禁令。
延长时间这个操作,简直不要太明显,就是为了给佩洛西“让路”,如果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美国和北约要优先应对中国,而不是找塞尔维亚的麻烦。
所以说,科索沃的这个举动,恰恰证明了美国就是幕后主使。
美国的本意是想在多个地区挑起事端,搞得天下大乱,让俄罗斯陷在俄乌冲突中,让中国陷在台海危机中,牵制住中俄之后,再合力对付塞尔维亚这个中俄共同的朋友。
美国的小算盘打得很好,但是没想到中方的态度十分强硬,在佩洛西窜台之前,接连发出严厉警告。这个时候美国不可能不让佩洛西窜访,如果佩洛西临时溜了,那么美国的国际形象就彻底崩了,会被认为怂了,以后是还愿意跟着美国搞事情?
所以美国进行了“战略收缩”,先搁置了巴尔干地区的火药桶,专心应对中国。
然而,即便如此,美国还是搞砸了,佩洛西全是窜访了台湾地区,但是中方进行了狂风骤雨般的反制措施,而美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拉了一些国家发表了所谓的“声明”,其他时候都是在通过嘴皮子进行污蔑、抹黑。这充分暴露出了美国色厉内荏的本质。
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挑衅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搞砸了俄乌冲突,想要转移视线,结果在台湾地区的挑衅又失败了,让世人见识到了美国的虚弱。对两个大国采取的行动都失败了,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在巴尔干半岛点燃火药桶。
美国绝对干得出这种事,对大国只敢挑衅,不敢真的同大国爆发冲突,而到了欺负弱小的时候,一下子就抖擞起来了。
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当总统的支持率非常低,而又面临着竞选压力时,往往会发动战争,为数不多的例外是,特朗普这个最任性的人,反倒是没有挑起新的战争。
但拜登作为美国的老派政客,其行为自然符合美国的历史规律,挑起俄乌冲突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没想到俄乌冲突没能把俄罗斯怎么样,反而让西方国家陷入了麻烦。
在台海地区的挑衅失败之后,留给拜登的选项,似乎只剩下找个小国打一顿这一条路了。因此,巴尔干地区的局势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在面对相对弱小的国家时,北约是真的“敢打敢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