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疫情三年,为了“清零”,老百姓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烨华评历史 2023-02-24 06:53:04

前些日子,在郑州的新冠疫情发布会上,一位专家说:我们是开着拖拉机追宝马。

01

笔者身在郑州中原区,传说中的疫情风暴中心,足不出户近一个月,以亲身体会告诉大家:面对病毒,我们其实是骑着自行车追高铁,还经常掉链子。

在对抗新冠病毒这件事上,郑州人算是身经百战了。在今年十一之前,我们已经在思想上把病毒踩在脚下,满脸鄙视。因为我们有经验,最多在家封个七天十天,出来了继续活蹦乱跳;因为我们有满街的核酸小屋,到哪都是48小时检测报告,病毒还怎么折腾?

但是,现在都11月了,郑州人懵了。

很多小区足不出户,上门检测,都快一个月,还会隔三差五冒出“阳性”——这不科学啊!

有专家就解释了,说现在的病毒隐匿性强,传染快,甚至是“先传播后出阳”。这话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某人已经染上新冠病毒,他自己可能不知道,核酸检测也是阴性,但他已经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到处撒毒了。

你仔细琢磨一下,是不是脊背发冷?“核酸阴性”的人到处传播病毒,这还怎么防?

微信群里又传播了,说现在气溶胶传染很厉害,要封住地漏和烟道才行。你静下心来想一想,病毒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了,“先传播后出阳”加上“气溶胶”,你能防得住吗?你现在防住了,以后解封了,再来一个“省外输入”或者“境外输入”,拿着核酸阴性证明到处气溶胶传播,你怎么防?

问问那些足不出户,在家躺了二十多天还被感染的人,现在懵不懵?

02

封控在家的老百姓,为什么急了?

楼下有一家规模较大的早餐店,在疫情中坚守了两年多,最终还是倒下了。门面空了两个月,有人接手了,忙着装修。大家路过一看,哎呦,还是一家早餐店。

没想到,装修还没结束,疫情又来了。大家都在感慨,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它开业的一天?

不过,很多人都来不及关心别人了,因为自己的麻烦还没解决呢。

解封遥遥无期,房贷怎么办,车贷怎么办?能不能抢到菜,能不能抢到肉?一个月没上班,还有工资吗?信用卡花呗能还上吗?

当然,更重要的是,等到解封的那一天,老板还在不在?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在家躺着不挣钱,是最大的煎熬,比病毒可怕多了。上有老下有小,吃喝拉撒、茶米油盐,哪一样都要钱。假如疫情结束失业了,又该怎么办?越想越焦虑,越想越暴躁,又急又气又没办法。

所以,很多人开始在微信群抱怨,甚至一点小事就争吵——每天的焦虑都是从点开微信群开始的。

社区和物业很少回应大家的疑问,于是大家更着急了。旁边院里的老百姓,已经连续几天敲盆抗议了,大家纷纷叫嚷着也参加进去。但敲盆到底有什么意义,谁也说不明白。

更极端的一些小区,自己给自己解封了……这下更乱了。

身经百战的郑州老百姓,现在都急眼了,为什么呢?因为封了这么久,还是遥遥无期,还是毫无希望。疫情还没清零,钱包先清零了,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03

疫情三年,老百姓付出了什么代价?

胡锡进说:一旦我们的经济慢下来,国内各种矛盾都会爆发。

赚钱了一切都好说,一旦大多数人都赚不到钱,各种麻烦就出来了。要知道,近些年城市快速发展,很多人都背负了大量债务。一旦经济不好了,很多人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还不上,更不敢去消费了。

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别说一个月两个月的封城,就算半个月不出去赚钱,都会感到焦虑。有人问了,命重要还是钱重要?当然是命重要,但是如果赚不到钱,命也撑不了多久了。

疫情三年,很多事情都变了。记得疫情之前,媒体还大力宣传“常回家看看”,现在呢?因为疫情,多少人还能正常回家看望父母?有时候,长辈去世,人们都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回老家——因为疫情,我们是不是淡薄了亲情?

疫情三年,人们充满了戾气,一点不顺心就可能破口大骂。一旦小区里有个阳性病例,有些人恨不得咒骂人家的祖宗十八代,抱怨别人为什么到处乱跑,染了病让别人跟着倒霉。

可是,谁愿意染病呢?大家都是受害者。人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怨气,总想找地方发泄,微信群里隔三差五就要闹点矛盾。是这个世界出问题了,还是我们的脾气都变得暴躁了?

最大的代价,就是我们对未来不敢奢望什么了。出门旅游,算了吧,万一被封在酒店咋办?要个二胎,算了吧,孕妇被封在家里更麻烦。投资个小店,也不要想了,有钱没地方花了吧?

那解封之后逛个商场总可以吧?再考虑一下吧,万一商场里有个阳性,你成了密接,那不就麻烦了?

你看现在郑州已经解封的小区,老百姓出门第一时间去干什么了?大量买肉买菜,囤货。仔细想想,太现实了,哭笑不得。

当然,等我们小区解封了,我第一时间也要去囤货,谁都别劝我,谁都别拦我。

04

最后再说一点,我们到底还要过多久这样的日子?

很明显,“大疫不过三年”这句话不灵了,我们还无法预见疫情何时会彻底结束。

郑州老百姓中,有些人已经解封,但依然焦虑。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小区又出现“异常”,又封了。当然,这种事已经在上演了。三天三天又三天,七天七天又七天,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如果现在足不出户都可能被感染,那解封了之后咋办啊?还要不要去核算小屋呢?是不是每人弄一套防护服穿上,才能安全呢?大家心中一堆问号,找不到答案。

作为底层老百姓,笔者说说自己的想法吧。首先,病毒既然已经开着宝马车四处传播了,咱们还坐着拖拉机追赶防疫,明显已经不行了。

郑州人应该都明白,以前出现了疫情,封在小区里7天,自然就胜利了。但是这一次,躲在家里足不出户都能中招,还能怎么办——病毒不死我死?

个人觉得,鉴于目前病毒的特点,可以分人群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了。郑州这次的情况表明,阳性病例基本都是轻症,说明病毒的毒性已经很弱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让无症状和轻症居家隔离,让更多的医疗资源针对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的人群?

可不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正常工作生活,把封控隔离的范围限制在某一户,某一层?分人群、分症状轻重,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也许更加科学精准吧。

面对疫情,我们不躺平,但也不能过度防疫。毕竟,三年了,老百姓真的需要踏踏实实去挣钱了。

我们支持“动态清零”,但希望能让大部分人真的“动”起来。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