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汉朝史:第八十五篇
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为缓解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做出了一个震撼历史的决定——将美丽的宫女王昭君赐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昭君出塞”。这个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关于爱情、牺牲与和平的传奇。现代诗人:朱湘为她作诗: 昭君出塞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趁着如今人马不喧哗,
只听得啼声得得,
我想凭着切肤的指甲
弹出心里的嗟呀。
琵琶呀,
伴我的琵琶:
这儿没有青草发新芽,
也没有花枝低桠;
在敕勒川前,
燕支山下,
只有冰树结琼花。
琵琶呀,
伴我的琵琶:
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
雁飞过暮云之下,
不能为我传达一句话
到烟霭外的人家。
琵琶呀,
伴我的琵琶:
记得当初被选入京华,
常对着南天悲咤,
那知道如今去朝远嫁,
望昭阳又是天涯。
琵琶呀,
伴我的琵琶:
你瞧太阳落下了平沙,
夜风在荒野上发,
与一片马嘶声相应答,
远方响动了胡笳。

汉朝自建立以来,北方的匈奴就不断侵扰边境。汉高祖刘邦在国力尚弱时,采取了和亲政策,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以求和平。到了汉宣帝时期,汉朝的力量逐渐增强,屡次出击匈奴,导致匈奴内部开始分裂。左贤王呼屠吾斯自立为王。呼韩邪单于的统治面临挑战,开始向汉朝示好,决定依附汉朝,以求自保。
在公元前36年,郅支单于被汉将甘延寿和陈汤击败,呼韩邪单于意识到与汉朝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觐天子时,提出想和汉朝和亲,以示友善,做汉朝的女婿。汉元帝于是将五名宫女赐给了他,其中就有王昭君。

汉朝用宫女和亲换来和平
王昭君出生在南郡(今湖北兴山县),出身于普通家庭,因其出众的美貌被选入宫中。然而,尽管她容颜绝世,却在后宫多年未得宠,心中不免生出怨气。于是,她主动请缨前往匈奴和亲。汉元帝在见到她时,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但为了信守承诺,最终还是将她送往匈奴。
王昭君出发时,汉元帝更是改年号为“竟宁”,寓意边境安宁。她的陪嫁也得到了破格的赏赐,带着满满的祝福,王昭君离开了长安,踏上了前往匈奴的旅程。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在匈奴,王昭君被封为“甯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然而,命运的波折并未就此结束。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被迫遵循匈奴的风俗,嫁给了他的继子复株絫若鞮单于,并生下了两个女儿。长女名叫须卜居次,次女名叫当于居次。
公元前20年,复株絫若鞮单于去世后,王昭君开始了她的寡居生活。公元前15年,她在青冢安息,但她的故事并没有随之结束。王昭君的影响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闪耀,直到刘秀建立东汉,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依然利用着她的亲属来维持和谐。
王昭君的女儿们和她的侄子们为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而奔走,甚至在王莽建立新朝后,她的后代们仍在努力推动和亲政策。王昭君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汉匈关系的缩影,展现了她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