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一架从山海关机场起飞的三叉戟飞机坠毁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飞机上包括林老总在内的九人全部遇难,因为事件发生在9月13日凌晨,所以也被称为九一三事件。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一部分与林老总有关的人员被隔离审查,比如黄永胜、吴法宪等人;同时,也有一部分以前的错案被重新审理,被冤枉的人也获得了平反,比如傅崇碧。

九一三事件发生前,傅崇碧担任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执掌京畿重地,不过,1968年,傅崇碧却被错误批判,并被解除了相关职务。随着九一三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傅崇碧是被冤枉的,1974年,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傅崇碧被平反并重新复出工作。那么,傅崇碧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傅崇碧出生于1916年,四川巴中人,1932年,16岁的傅崇碧加入红军,进入红四方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参与开辟了川陕根据地。1935年,傅崇碧参加了长征,并顺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傅崇碧进入晋察冀军区,担任了第三十五团政委,参加了百团大战,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傅崇碧参加了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

建国后,傅崇碧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上,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傅崇碧继续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执掌京畿重地,负责保卫首都的安全,足见领导对他的信任与重用。

不过,1968年,傅崇碧却被解除了相关职务,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傅崇碧被免职与林老总等人有关,他们制造了所谓的“杨余傅事件”,针对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三人设下圈套,使得他们受到错误批判,三人都被免除了职务,而且被关押起来。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傅崇碧等人的命运才改变。

因为九一三事件,相关领导意识到“杨余傅事件”是一起错案,1974年,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傅崇碧恢复名誉,同时毛主席还向他们宣布:“这是九一三事件那个人搞的,是他搞错了,今天就给你们平反”。此时距离傅崇碧等人被关押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这八年时间里,傅崇碧受到诸多不公平对待,好在他意志坚强,熬过了八年。

复出之后,相关部门重新给傅崇碧安排了工作,1977年,傅崇碧又担任了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职务,继续执掌京畿重地。不久后,傅崇碧又被任命为北京军区的政委,成为大军区正职干部。1985年,时年69岁的傅崇碧主动提出退居二线。傅崇碧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给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在他多次主动请辞下,军委也同意了他的请求。

退居二线后,傅崇碧并没有闲着,他继续进入中顾委,担任了委员的职务,依然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傅崇碧还做过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2001年,傅崇碧已经85岁,他委托自己的儿子,把自己的毕生积蓄20万元捐给了老家的希望工程,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傅崇碧本想亲自捐献这笔钱,奈何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最终只能委托儿子捐款,以表达自己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2003年,傅崇碧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