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纳尔大学曾做过一场实验。
他们将青蛙放在煮沸的锅里,因为高温难耐,青蛙拼尽全力跳了出来。后来,他们又将青蛙放入盛有冷水的大锅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但舒适的环境,让它失去了警觉,最终被活活煮死。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青蛙定律。”物如此,人亦然。一旦踏进舒适区不愿走出来,危机来临时,就只能像青蛙一样坐以待毙。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敢于尝试调整与改变,我们才能真正做自己的摆渡人。
人若没有了忧患意识,就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在逆境中丧失应对困难的能力。网友@安娜,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大学毕业后的她,通过父母的关系,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起了行政工作。当然,工作不忙不累,但做的也全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杂活。一年后,和她一同进入单位的两个人,都陆续辞职换了工作。朋友们劝她,可以试试其他行业,在这里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没有发展前景。可她却不以为然,没事就在办公室喝茶聊天,每天准点下班,周末娱乐一样不耽误。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惬意下去,但35岁那年,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她被迫失业了。十年来干杂活的经历,让安娜的工作履历单薄无力,只能待业在家的她,至今没找到一份工作。一直很认同这样一句话:
“太安逸的生活,会让人麻痹,等你发现自己在走下坡路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舒适的生活,固然让人享受,但若贪图眼前的安逸,就会磨灭人的斗志,最终毁掉人的一生。
人这一生,都要经受安逸的诱惑,但往往有些时候,安逸就是一瓶好看的慢性毒药!
要知道,猛兽最喜欢在猎物放松时主动出击,而生活也常常在人最安逸时给予致命一击。
诚然,一个人若长久生活在舒适区,放弃积极进取的心,那他就无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看完后深受启发。一天,狐狸在树林里遇到了一只野猪,只见它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着牙齿。狐狸惊奇地问:“现在既没有动物伤害你,又没猎人追杀你,为什么要磨牙?”野猪笑着说:“真要等危险来临的时候,再磨牙恐怕就来不及了!”是啊,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只有提前做好打算,才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威胁。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说:
“生活永远在变化中,而变化就意味着危机。享受惯了舒适,人也就成了呆子,最终将一事无成。”真正厉害的人,会在舒适中保持自律,勇于拥抱未知与挑战,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错的人,只能相互消耗,让你不思进取;对的人,才会相互滋养,让你向上生长。保罗·艾伦就曾以丰富的知识折服了比尔·盖茨。而比尔·盖茨的计算机天分,也使保罗·艾伦倾慕不已。随后,两人成为好朋友,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成就了彼此。多与能够滋养你的人结交,我们的水平才会提升地更快,不被社会淘汰的机率才能更低。
一个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需要定期让自己离开舒适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正如古语所言:
“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过于安于现状,人的大脑就会对变化失去灵敏度,逐渐变得迟钝,最终走向灭亡。只有果断舍掉自己的舒适圈,我们才能摆脱“画地为牢”的窘境,打开视野、扩大格局。愿每个人都能持续精进自我,在人生这趟旅途中,做到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