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身体明显不如年轻时,熬夜后更难恢复,吃点凉的胃就不舒服,天气一变就容易感冒,甚至血压、血糖也开始波动。许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才意识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也就是说,只要身体的正气足,病邪就不会轻易入侵。想要身体好,最重要的是调整生活习惯,做好日常养护。40岁以后,想要少生病、少吃药,这3个养生秘诀一定要记住,尤其是第2个,关键时候能救命!

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就像身体的“能量工厂”,吃进去的食物要靠它来消化、吸收、转化为气血,供全身使用。如果脾胃出了问题,气血不足,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会下降。
很多人40岁以后,肚子越来越大,湿气也越来越重,吃点东西就胃胀、烧心、反酸,甚至便秘、拉肚子交替出现。其实,这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脂肪。如果你经常舌苔厚腻、口臭、大便不成形、饭后犯困,那就说明你的脾胃已经很虚了!

怎么养脾胃? 关键是“三少一多”——少吃寒凉、少吃甜腻、少吃过饱,多吃健脾食物。
少吃寒凉:冰镇饮料、生冷水果、凉拌菜会伤脾阳,让脾胃变得更虚,特别是早上和晚上,最好不要吃太凉的东西。少吃甜腻:蛋糕、奶茶、油炸食品容易生湿,让脾胃更虚弱,时间久了还容易长胖、血糖高。少吃过饱:每顿饭吃七分饱,胃才有足够的空间去消化食物,不容易积食。多吃健脾食物:小米粥、山药、南瓜、红枣、茯苓、薏米、莲子这些食物能温养脾胃,让消化功能变好。
每天顺时针揉揉肚子5分钟,或者饭后散步15分钟,也能帮助脾胃消化,减少积食、胀气问题。 40岁以后,养好脾胃,身体自然更轻松!
2. 养阳气,关键时候能救命!40岁以后,阳气会逐渐衰退,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 阳气就像人体的“天然防火墙”,能保护我们免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手脚冰凉、怕冷、疲劳、精神不济,甚至会引发各种慢性病。很多人发现,年轻时吹吹风没事,40岁后吹点冷风就头痛、脖子僵、腰腿酸,甚至容易感冒,这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怎么养阳气? 每天坚持3个小习惯,阳气充足,病痛自然少!
晚上11点前睡觉:阳气在晚上修复,如果经常熬夜,阳气会大量损耗,第二天容易疲惫、没精神。早睡是最好的补阳方法!每天泡脚15分钟:用生姜、艾叶泡脚,不仅能暖身祛寒,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手脚不再冰凉,睡眠质量也会变好。每天晒太阳10-20分钟:早晨的阳光最补阳,特别是冬天,更要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起来,减少寒湿积累。阳气充足,身体才能有活力,不容易生病。 40岁以后,最忌讳透支阳气,过度劳累、熬夜、贪凉都会让阳气快速流失,等到真正生病了才后悔,就晚了!
3. 调情绪,心态好比什么都重要40岁以后,很多病不只是身体上的问题,而是情绪导致的。 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脏腑功能,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问题。
有些人年纪越大,脾气越急,遇到点小事就容易生气、焦虑,结果导致血压升高、胃痛、失眠、胸闷,甚至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其实,40岁以后,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情绪、减少压力,让心情平和,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怎么调节情绪?记住这3点:
学会放下,少生气:生气一分钟,肝脏要解毒6个小时。再大的事,想想五年后还重要吗?如果不重要,那现在也没必要生气!多笑一笑,心态好最养生:笑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分泌“快乐激素”,身体自然更健康!培养兴趣爱好,分散焦虑:画画、种花、钓鱼、散步、听音乐……找到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情绪稳定,身体就不容易出问题。40岁后,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少计较,少焦虑,学会顺其自然,身体才能真正轻松!
40岁后,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财富!40岁以后,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想身体好、不生病,一定要记住:养脾胃,气血足,身体才有能量;养阳气,免疫力强,病邪不侵;调情绪,气血畅通,身心自在。 这3点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怕冷,肠胃舒服了,脸色红润了,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