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阳光黔西南|寻找“加油”一词起源观安龙“金字塔”神奇壮美

天眼新闻 2025-04-17 08:51:00

2025年4月16日,“媒体及网络达人探访阳光黔西南”采访活动持续升温,采风团走进人文历史深厚的宝藏小城——安龙,探访“加油文化”,观自然鬼斧神工的“金字塔”。

安龙的名字,来源于“安隆”,宋朝此地出现了安隆洞之名。后来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南笼府,升为府治。嘉庆二年(1797年),改名兴义府。兴义府试院并不是在现在的兴义,而在安龙。这里一直流传着知府添灯油的故事。据说,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父亲张瑛,在任职兴义府知府时在当地兴学助教,每到夜晚时就让两名衙役挑着灯油,听见哪家有读书人在读书就进去添加灯油。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加油一词的由来。兴义府试院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一座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试院。由张瑛在任时进行翻修扩建,并邀请名家到此讲学。采风团还在府试院内了解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体验了当年学子的艰辛。

清代贵州十景之一的招提,原先是祸害城垣的陂塘海子,经过张锳加高、栽培荷花等建设,最终使变成安龙一道靓丽的风景。采风团在招提的半山亭上看到了据推测是张瑛留下的楹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我在张之洞陈列馆、半山亭和兴义府试院了解了张瑛、张之洞两代人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想到他们所留下的这些教育的果实,很感慨。”网络达人尼克君说。

探访完加油文化,采风团马不停蹄前往安龙“金字塔”。近两年在网络上爆红出圈的“安龙金字塔”群有2亿年的历史,因强烈的溶蚀作用切割石灰岩地层而形成。科考人员还在山体岩缝中发现桫椤、红豆杉等古老孑遗植物,以及多种洞穴盲鱼和昆虫。7座“金字塔”浑然天成,与世界闻名的埃及金字塔一样壮观。采风团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纷纷拍摄创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加尧

新媒体编辑 徐婕妤

二审 谢予谦

三审 赵 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