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美国对华加征的104%关税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从2018年起延续至今的中美贸易战进入新阶段。同一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如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较量除了看得见硝烟的战争之外也可能以经济、外交上交锋展开。贸易战被称之为“战”事实上就是被当成一种看不见硝烟的另类“战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中美贸易战白热化之际我们更有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对手。其实美国在历史上早已发动过多次贸易战。

19世纪80年代美国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此时美国作为新兴大国蒸蒸日上,另一方面老牌霸主英国实力仍不容小觑。这时的英国仍掌握着金融霸权。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是二战后的事了。英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也强于美国,直到1914年美国仍是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可就在1890年羽翼渐丰的美国就迫不及待对老牌霸主英国发动了贸易战。当时美国通过《肖尔特法案》对来自其他大国的货物征收高额关税。这其实并非专门单独针对英国,而是对所有列强的货物普遍加征关税。

当然英国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受此法案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美国颁布《肖尔特法案》后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列强纷纷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尽管当时英国综合国力仍在美国之上,然而英国自身经济产业发展已在走下坡路,加之英国与法、德、俄等欧洲列强的矛盾也是错综复杂。这时的欧洲列强根本无法联合起来一致对付美国。英国在失去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后已越来越难以压制美国。最终这次贸易战以美国完胜老牌霸主英国而结束。从此美国确立了在经济上相对于欧洲列强的优势地位并将这一优势延续至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德等欧洲列强造成重创。一战结束后美国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大崩盘。美国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930年美国出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超过2万种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从38%提到59.1%,随后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纷纷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这直接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全球贸易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120亿美元。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刺激下德、日等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本来指望坑别人转嫁自身危机的美国也自食恶果:大萧条期间美国出口下降61%、GDP狂跌30%、失业率飙升到25%。当时约有14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银行倒闭。约1300万美国人失去工作,即使还在工作的人中很多也只是临时性的兼职。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此后二战爆发带来的大量军需订单又极大刺激了经济复苏。二战后的美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综合国力上都已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头号强国;反观欧洲列强则在二战中被打成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废墟。

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历战后十多年的发展开始逐渐迎来复兴。当时欧洲的农副产品尤其是家禽大量对外出口。同一时期美国的家禽养殖业也正迅猛发展。美国工业化的养殖方式使鸡肉产量大大增加。鸡肉的价格自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美国的便宜鸡肉开始迅速抢占欧洲市场。1961年末法国和西德牵头欧洲各国对美国禽类征收高额关税。1963年美国方面出于报复宣布对德国大众汽车、法国白兰地及农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几乎是当时美国平均关税的10倍。欧共体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与之谈判。这场贸易战最终以双方协商互相降低关税告终。

就在这场美欧贸易战同时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也开始了。与美欧贸易战不同的是这场美日贸易战持续长达30多年。20世纪50年代日本纺织品就在战后经济复兴的大趋势下开始抢占美国市场。进入60年代后这一现象已引起美国的重视,最终美国通过限制日本纺织品的法案迫使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到了70年代日本的钢铁行业取代纺织产业涌入美国市场,于是美国在1977年发起反倾销起诉迫使日本“自愿限制出口”。日本自二战结束以来就被剥夺了合法拥有军队的权利。冷战时期美国出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目标而事实上恢复了日本的军事武装力量。

可自卫队和军队毕竟还是有所不同。单纯依靠自卫队并不能完全满足日本国防的需要。驻日美军实际上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军事力量。日本在国防安全上需要依赖驻日美军,另一方面驻日美军的存在对日本也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日本既有求于驻日美军又畏惧于驻日美军。在日美贸易战历次谈判中美国屡屡将经济问题与驻军等政治问题捆绑。60年代美国与日本谈限制纺织品出口时就将其与驻军安保问题捆绑。缺乏自主国防力量的日本面对美国的施压除了乖乖就范别无选择。除了军事上的控制之外美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也绝对控制着日本。

日本是个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体,而美国市场又是日本最大的客户。如果美国这个最大的客户对日本产品关闭大门,那么日本企业就将大批倒闭,日本经济即使不崩溃也要送掉大半条命。从60年代起持续30多年的日美贸易战过程中日本往往迫于美国的压力而不得不“自愿限制出口”,但日本总能开发出新产品以替代原有的被限制出口的产品推向美国市场:美国对纺织品设限后日本就转而出口钢铁,美国对钢铁设限后日本就出口汽车......日本总能找到新产品出口到美国,而且还能始终保持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日本还通过直接投资绕开美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丰田、马自达等企业纷纷在美投资建厂。到1984年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在其整个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达到1/3。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后对日本的压制进一步升级。1985年9月22日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五国财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广场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按约定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

协议签订后不到三年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这意味着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极高。日元的升值意味着日本生产的汽车、彩电等商品变贵了,因此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就随之下降了。与此同时大量海外资金进入日本套利使房价、股价呈现出虚高态势。签订《广场协议》的次年美日贸易逆差达到了586亿美元,而此时美日贸易摩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1986年初美国以日本DRAM存储芯片存在倾销为由要征收100%的反倾销重税。

1987年美国又以日本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口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禁止对苏东阵营出口的精密机床为由提出了一大堆制裁东芝的议案。在此期间美国政客趁机掀起了一波抵制日货运动。最后东芝和日本政府主动屈服争取到减轻制裁,但美国打压日本高新技术企业的目的已然实现。1989年前后日本政府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达成《日美构造协议》。接下来美国又推出日经认沽权证令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们都加入到打压日本经济的行列中。该权证本质上就是一个看跌期权。这意味着日本股市下跌会增加日经认沽权证的价值,那么投资者就会收获丰厚的现金回报。

这样一来全世界的金融投资大鳄都加入到打压日本股市、绞杀日本经济的行列中。在美国这套组合拳打击下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进入所谓“失去的20年”。就在美日贸易战期间美国与自己的亲密邻国加拿大也爆发了贸易战。加拿大是全世界最大的软木出口国。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从加拿大进口木材。加拿大是从公共土地上获取木材,所以价格由政府决定。美国木材主要是在私人土地上,所以价格受市场驱动。1982年美国指责加拿大政府对软木出口进行了不公平的补贴。此后双方围绕该问题的争端持续多年。

美国在与加拿大的这场木材贸易战中搞出了两败俱伤的结果,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这回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从1982年起加拿大出口美国的木材不得不承担高额关税,但美国似乎忘了自己就是加拿大木材对外出口的最大客户啊。加拿大木材商在承担高额关税后当然会将其转嫁到木材价格中,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美国不得不花更多钱进口加拿大的木材。到2018年加拿大的木材成本上升了40%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住宅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美国消费者对加拿大木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美国政府对加拿大木材加征关税的最终结果实际是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了。

1999年欧盟给予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香蕉进口特殊待遇。美国认为这影响到了本国公司在拉美的香蕉出口。美国一方面向世贸组织申诉,一方面对欧盟钢铁加征关税。世贸组织裁定欧盟香蕉进口政策违规。随后欧盟方面调整了政策,但双方在钢铁关税上还是有摩擦。到了2002年美国又宣布对欧盟钢铁征收8%至30%不等的临时关税。欧盟迅速对佛罗里达州的橙子、美国汽车等征收关税作为报复。随后世贸组织对美国提出申诉认为美国违反了关税承诺。美国原计划临时关税要征收三年,但后来迫于大环境在18个月后宣布取消该临时关税。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争端。如今的中美贸易战就是从这一年爆发的。其实美国并非单独对中国加征关税,而是对全球多个国家同时加征关税。就连加拿大、土耳其等美国的北约盟友也没躲过此劫。如今重新入主白宫的特朗普不过是故技重施。这回特朗普政府对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瑞士、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南非及欧盟成员国在内的约60个国家同时征收额外关税。

当然中国作为首当其冲的攻击对象被加征了104%的高额关税。目前中国已展开反制。其他一些国家也正陆续展开动作。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税率现已跃升至84%。中国商务部还宣布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6家美国实体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禁止其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法国也已宣布对部分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法国不仅自己展开反制行动,而且还推动整个欧盟展开对美反制。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已一致通过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

加拿大也于4月9日宣布对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澳大利亚目前尚未采取具体的反制措施,但该国总理和外长谴责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违背合作精神并称将可能采取报复。巴西一边通过了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紧急法令,一边表示仍将继续争取通过谈判对话解决问题。印度一边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化工品、高科技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一边主动与美国谈判试图争取达成一定的妥协让步,还一边加强与俄罗斯、中东国家的合作以弥补美国市场的损失。日、韩、越等国目前则倾向于通过谈判与美国达成妥协让步。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