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抛出一项针对中国的 “最强 AI 禁令”,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无疑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冲击,也让全球科技格局面临重大变数。
拜登(资料图)
美国此次的 AI 禁令内容可谓十分严苛。其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分成三个等级实施不同的 AI 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处于第一等级的是包括美国及其亲密盟友和合作伙伴在内的 18 个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等,他们在进口先进 AI 芯片时几乎不受限制。而像中国、俄罗斯等被列入第三等级的国家和地区,则几乎被全面禁止从美国进口先进 AI 芯片。剩余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第二等级,像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次新规里 AI 芯片限制的重点。
美国新规对第二等级的国家和地区设置了 “总处理性能”(TPP)的两条线限制。一是向单个 “中间国家” 的公司出口大约相当于 1700 个 GPU 的算力,在该范围内的 GPU 出口适用 “低处理性能” 许可例外;二是设定了 GPU 国家配额,在 2025 年至 2027 年期间,向 “中间国家” 累计出口大约相当于每个国家 5 万个 GPU 的算力,满足一定条件后,上限可提高至 10 万个。
俄罗斯(资料图)
此外,美国还对 “模型权重” 作出限制。处于第一等级的国家或地区豁免许可;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一律禁运;对 “中间国家” 的公司,获得了相关认证后可以适用许可例外。同时,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首次对美国境外的模型权重设置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这意味着先进的闭源 AI 模型训练高度依赖美国原产的受控 GPU 及含有该类 GPU 的服务器等部件,没有这些硬件就无法生成模型权重,所以可以适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管制美国以外的模型权重。
美国出台这一禁令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卡住中国 AI 发展的脖子。他们认为,AI 是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 AI 的快速发展对美国构成了威胁。通过限制芯片出口,美国试图延缓中国 AI 发展的速度,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英伟达(资料图)
然而,美国此举引发了多方的不满和担忧。首先是美国内部的科技巨头强烈反对。英伟达政府事务副总裁耐德・芬克尔表示,拜登政府的规定 “试图操纵市场结果并扼杀竞争”,有可能浪费美国来之不易的技术优势。美国知名云与软件公司 Oracle 也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的 “最终规则” 是美国失去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路线图,将成为有史以来对美国科技行业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对 “最终规则” 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新规则可能会将战略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对美国经济和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造成意想不到的持久损害。
从国际反应来看,其他国家也对此表示担忧。英国《金融时报》称,欧盟发表声明对美国限制部分欧盟成员国及其企业获得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感到担忧,认为所有欧洲国家 “对美国来说都应该是一个经济机遇,而不是安全风险”。《以色列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拜登政府把以色列列入受限制的第二类国家,将严重限制以色列参与全球高科技竞争,对以色列造成 “重大打击”。
对中国而言,这禁令无疑是一次挑战,但我们也有应对的底气和策略。近年来,中国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 AI 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芯片(资料图)
中国的 AI 企业和科研机构将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例如,2024 年 12 月底,杭州深度求索公司上线并同步开源 DeepSeek-V3 模型,这一模型能力对标头部模型,但训练的预算却相对较低,这直接挑战了美国通过芯片出口限制遏制中国 AI 发展的策略。
中国也会加强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及其他科技强国加强合作,构建多元化技术合作网络,推动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 AI 技术合作。同时,中国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 AI 产业的发展。加大在芯片研发、算法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 AI 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此外,中国还会注重产业协同创新,推动 AI 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拓展 AI 技术的应用场景,提高 AI 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AI 技术(资料图)
美国的这一禁令看似强硬,实则短视。科技发展需要全球合作,美国这种 “闭关锁国” 的做法,只会让自己错失与中国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最终损害的还是美国自身的利益。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紧密相连,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阻碍中国的发展,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全球科技的进步,也难以实现其自身的长期利益。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与全球各国一道,推动 AI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美国也应该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正确选择,只有通过开放与合作,才能共同推动全球科技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