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际外交舞台,本就风云变幻,各类会议与事件交织,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而在这其中,一场围绕着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的风波,更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据国际在线报道,时间回溯到2月,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即将于2月20日至2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G20外长会时,一则消息传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不会出席此次会议。这一决定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要知道,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在全球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都极为重视,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其国务卿的缺席显得格外突兀。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给出的理由是“南非正在做非常糟糕的事情”,以此来抗议南非政府近期通过的土地《征用法案》 。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南非正在“没收私人财产,利用G20宣扬‘团结、平等与可持续发展’,也就是DEI(多元化、公平与包容)和气候变化”。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把时间线再往前拉,2025年1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签署了这项新的土地《征用法案》。自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来,土地所有权问题就一直是南非社会的一块“心病”。在过去,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白人手中,广大黑人等群体却难以获得平等的土地权益。这项法案允许政府在“公正、公平并符合公众利益”的情况下无偿征用土地,其目的正是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所有权方面的种族差异问题,是南非为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
早在鲁比奥发声之前,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以南非政府通过新的土地《征用法案》为由,宣布将对此采取行动。他声称在全面完成调查之前,将“切断对南非的资助”,还称“南非正在没收土地”,“某些阶层的人”受到“非常恶劣的对待”,但却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这种无端的指责,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局势火上浇油。
面对美方的无端指责,南非并没有选择沉默。南非外交部坚定地回应,明确表示不存在任意剥夺土地或私人财产的情况。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也予以否认,强调政府没有没收任何土地,该政策旨在确保公众平等获得土地。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发表国情咨文时,拉马福萨更是展现出了南非的态度:当今世界,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南非不会被吓倒,南非人坚韧不拔,南非不会屈服。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资料图)
就在南非面临美方压力,局势陷入紧张之时,中国的态度给南非带来了温暖与支持。据媒体报道,应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南非外长拉莫拉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月20日至21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应该弘扬伙伴精神,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引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此次外长会取得积极成果,对外发出支持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信号。这一表态,无疑是对南非的有力支持,也是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
在国际舞台上,各方对美国的这一行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美国政客这种有选择性地参加国际重要会议的举动,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方面,这显示出美国虽然身为世界大国,却十分欠缺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在国际事务中,本应积极参与,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力量,而不是因为一己私利就随意缺席重要会议。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美方已经清楚地知道,G20这一国际平台难以成为它打压对手、推行霸权主义的政治工具了。G20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当美国的一些无理诉求无法在这里得到满足时,就选择了逃避。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资料图)
在国际外交的另一处舞台——慕尼黑安全会,也在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戏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邀请,于2月14日至16日赴德国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中国专场”发表演讲,结合会议主题就重大国际问题介绍中方立场。而在这场会议上,俄罗斯的参会资格被取消,美国却派出了庞大的阵容,除了国务卿鲁比奥外,副总统万斯也将到场。相比之下,美国对待不同国际会议的态度差异明显,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的政治算计。在慕尼黑安全会这样一个西方国家主导的会议上,美国可以利用其影响力,试图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向中方发难,逼迫中国在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选边站,继续炒作所谓“中国援俄”话题,向中国施压。但在G20这样更注重经济合作、倡导多边主义的平台上,美国的这些手段难以施展,这或许也是鲁比奥拒绝出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G20外长会召开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南非主办此次会议,并且积极响应,准备在会议上就全球经济合作、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表明,尽管美国试图通过缺席来制造影响,但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不会被美国的单方面行为所左右。这些国家希望借助G20这个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资料图)
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各国应该更加坚定地捍卫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不能因为个别国家的干扰就放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努力。每个国家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更应该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回归到国际合作的正轨上来,而不是一味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在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中实现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等全球性问题。这场G20外长会的风波,只是国际外交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却折射出了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希望各国都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