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要知道,下人古代分“奴”与“仆”两种,“奴”的生命是掌握在主家的手里,而仆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合同工,主家只能解除雇佣关系,杀仆的主家需要坐牢的。而且“奴才”这个词其实自古就在宫廷里用了,而且范围和清朝类似,专指后宫和皇帝家奴,以及为皇帝办事的本家人。

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很多老太监自称老奴,还引以为豪,这是对的。说实话硬是要区分大臣和奴才两种称呼简单来说,一个是自己人,一个只是工作关系。

针对不同族群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罢了,满人要管理满人只能让非皇室的满人心中存在仆人思想;管理汉人要让汉人臣服于自己脚下,而在那个年头,在汉人心中对于臣这个称呼的概念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那时候的皇室让汉人官员自称臣,不过是让你心里舒坦一点且谨记阶层划分的心理手段罢了。

好比一个家族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中既有董事长的儿子还有雇佣的经理人,儿子称呼董事长为爹,经理人就只能称呼董事长。假如经理人也要称呼董事长叫爹,那么这个经理人就是十足的混蛋。另外,满清的满族人不是都可以对皇帝自称奴才的,必须是满族贵族或者取得功名的满族平民,普通满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是要称臣的。

在咱们中国,历来对身份的称呼是非常精细的,不要说清朝的宫廷,就是解放前的大宅门也是如此,花钱买来的是家奴,花钱雇来的是伙计,厨师,奶妈都是雇来的,陪房丫头多是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