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诉求”听得见司法暖阳照心间

北方法制报 2025-04-17 13:50:16

本报记者 广辉

4月9日,长春新区人民法院高新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残障人士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原告在无声世界中跨越沟通壁垒,在法庭上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并获赔到位。这场“特殊”的调解,生动展现了基层法庭司法为民的温情与担当。

被告司机在驾驶车辆时与原告车辆接触碰撞,发生交通事故。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原告无责任,被告司机负事故全部责任,此次事故导致原告修车产生停运损失。事故发生后,原告、被告之间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就赔偿问题迟迟未达成一致,被告没有赔偿原告的上述费用。因此原告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被告司机以及肇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在法庭上,法官特意放慢说话语速,将要询问的问题及争议事项用文字显示在双方座位前的电脑屏幕上。法庭里没有平日里的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更多的是无声倾诉的真诚和温情。经细致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被告保险公司向原告支付其停运损失。双方当事人先后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此次调解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顺利结束。

司法不仅要公正,更要让每个群体感受到公平的温度。这场“无声”的调解不仅是一次纠纷的化解,更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注脚。新区法院高新法庭将继续探索特殊群体权益保障路径,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安静”的角落。

初审:广辉

复审:韩蕊

终审:延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