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沙尘暴又来袭,罪魁祸首竟是它?

京墨科技君 2025-03-31 03:38:33

最近,不少朋友早上一推开窗,就发现世界被蒙上了一层“黄纱”,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没错,沙尘暴又卷土重来了。不少人纳闷: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卓有成效,怎么沙尘还是“防不胜防”?把目光投向北方,蒙古国便是这次沙尘暴的主要“输出地”。

蒙古国:土地荒漠化危机愈演愈烈

蒙古国,这个曾经蓝天绿草、牛羊成群的国度,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自1990 年至2023 年,蒙古国牲畜数量从2500万头飙升至7100万头,远超2500万头的草场承载理论值。过度放牧使得草原不堪重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矿业在蒙古国GDP中占比达25%。在开采过程中,像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周边,大量植被被破坏,水源遭受污染。乌兰巴托等城市无序扩张,侵占大量草场,居民过度砍伐灌木当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

数据显示,蒙古国76.8%的国土面临荒漠化风险,约65%的草原出现退化,南部戈壁地区90%的草场沙化。湖泊数量从1980年代的4000多个锐减至约2000个,主要河流流量下降40% - 80%。

殃及池鱼:我国深受其害

作为蒙古国的邻居,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2025年春季前期,蒙古国南部气温较常年偏高2 - 4°C,冻土层提前解冻,土壤快速干燥,沙土松散。加之冬季降水偏少50%,积雪覆盖不足,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沙尘南下,给我国带来诸多危害。不仅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交通受阻、农作物受损,给经济带来损失。从新疆到成都,不少城市都遭受沙尘侵袭,出行的车辆被困,车窗玻璃被沙石击碎。

携手治沙:共筑生态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沙尘暴,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我国一直积极践行荒漠化防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与蒙古国在治沙领域已展开合作。内蒙古向蒙古国出口近300万棵树苗,助力其“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未来,双方可以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更有效的治沙模式。

同时,其他国家也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力量。只有各国携手共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沙尘暴问题,还地球一个蓝天碧水的美好家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沙尘暴终会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的生态环境将越来越好。

0 阅读:0

京墨科技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