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后,低生育率与老龄化问题持续加剧。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发布统计公报,其中仅新疆、广东、青海、云南、贵州、广西、北京、福建、西藏9省保持人口自然正增长。这些省份的分布呈现显著特征:
西部主导:新疆、青海、云南、贵州、西藏、广西6省来自西北与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广东、福建2省凭借经济活力吸引人口流入;
首都北京:通过政策与资源集聚维持微幅正增长。
1. 西部高生育率与文化传统
西藏、贵州、青海等西部省份出生率超10‰(西藏13.87‰、贵州10.74‰),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传统生育观念与政策支持形成“多生”惯性,如西藏0-15岁人口占比达20.7%,贵州少儿人口比例23.6%,均为全国最高。
2. 东部经济强省的“双轮驱动”
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2024年常住人口达1.28亿,出生人口113万,自然增长47万,连续5年出生人口破百万。其增长源于两方面:
内生动力:潮汕、粤西等地区生育文化较强;
外来引力:经济发达吸引青壮年流入,60岁以下人口占比85.14%。
3. 人口流动重塑年龄结构
新疆、青海等省份虽人口基数较小,但年轻劳动力占比突出(新疆60岁以下人口占86.3%)。广东则因持续流入的务工人员,16-59岁劳动人口占比达66.38%,成为“绝对年轻人口最多”的省份。
根据60岁以下人口占比及年龄结构,新疆、广东、青海位列前三:
新疆:60岁以下占86.3%,0-15岁人口达20.7%,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65.6%;
广东:劳动人口规模超8000万,城镇化率超75%,人口结构兼具规模与活力;
青海:生育率10.11‰,60岁以下人口占84.5%,但常住人口仅593万,属“小而年轻”类型。
对比参考:贵州、广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60岁以下人口占比均超80%,显著高于东北、上海等地(如辽宁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7.42%)。
年轻省份可依托人口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防范“未富先老”风险。
数据来源:综合自国家统计局、各省2024年统计公报及权威媒体报道。如需更详细数据,可查阅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