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这哥们儿最近有点飘。前脚刚跟美法掰了,后脚就把咱中国企业给“办”了。中石油几个高管,直接被“请”出境,中资酒店执照也被吊销,账户更是说冻结就冻结。这可不是一般的商业纠纷,简直就是明抢啊!
想想看,尼日尔这国家,穷得叮当响,人口不到三千万,去年还闹经济危机,欠了一屁股债。咱中国,本着国际主义精神,雪中送炭,又是投资又是贷款,帮他们把石油产量翻了四倍。结果呢?这白眼狼转头就翻脸不认人。
尼日尔军政府的理由是,还不起贷款利息了。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好好商量延期还款也行啊。直接动手抢,算怎么回事?还狮子大开口,要1.3亿美元赔偿金,谈判桌都给掀了。这是摆明了要赖账,而且是抢了你的东西,还要你赔钱的那种。这事儿,细琢磨一下,味儿不对。去年,尼日尔把美法军队赶了出去,请了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来。这摆明了是站队嘛,可站队归站队,日子还得过啊。瓦格纳能给枪给炮,可给不了面包啊。估计这军政府一看,国库还是空空如也,反西方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肚子却填不饱,就开始动歪脑筋了。
他们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抢西方企业的,怕制裁;抢中国企业的,应该没事儿吧?反正中国一向“不干涉内政”。这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这种事儿,在非洲一些新上台的军政府里,还真不是个例。他们通常是通过政变上台的,缺钱又缺国际认可,只好拿“资源国有化”的口号忽悠人。中国企业往往产业链完整,投资规模大,就成了他们眼中的“肥羊”。说白了,就是柿子挑软的捏。他们觉得中国好说话,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动刀动枪,所以就敢明目张胆地抢。
但这帮人可能忘了,炼油厂这玩意儿,技术含量高着呢。没了中国工程师,机器出问题了咋办?到时候加油站排队排到天边,看他们怎么收场。尼日尔这事儿,也给咱提了个醒:海外投资,风险大着呢。别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军队要是冲进厂房,合同就是废纸一张。
更损的是,一些西方媒体还在煽风点火,炒作什么“中国债务陷阱”,把中国企业说成是“掠夺者”。这简直是贼喊捉贼!
现在,中国也挺难办的。强硬反击吧,容易被西方说成“新殖民主义”;忍气吞声吧,以后指不定有多少国家跟着学。估计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个“以柔克刚”,比如断掉技术支持,让他们自己玩儿去吧。尼日尔这事儿,也跟全球化的大趋势有关。西方企业因为制裁撤走了,中国企业就成了“香饽饽”。但“香饽饽”也有风险,搞不好就成了“冤大头”。
说到底,尼日尔就是想“两头吃”:靠反西方 gain popularity,抢中国的填肚子。这种小聪明,迟早会付出代价。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语文不好就不要写文章,尤其是不要到网上来露脸!啥叫“成了中国企业的抢劫盛宴”?亏你还挂个“书卷”的名头……[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