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万元买台增程版中大型轿车,值吗?这个问题最近在朋友圈和各种汽车论坛炸开了锅。鸿蒙智行享界S9增程版一出,就搅动了本就波涛汹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人说它剑走偏锋,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股清流;也有人觉得它不过是跟风之作,在夹缝中求生存。那么,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不得不承认,增程技术目前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它既不像纯电那样环保,又不像燃油车那样随意,所以很多人对它的接受度不高。 里程焦虑是摆在增程车面前的一道坎,虽然享界S9增程版号称CLTC纯电续航365公里,但这数字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出入,毕竟影响续航的因素太多了,路况、驾驶习惯、温度等等,都会造成实际续航里程的波动。 要是遇上个寒冬腊月,这365公里可能就变成250公里,甚至更少,这种里程焦虑是真实存在,而且很难彻底解决的。 所以,对于那些经常需要长途出行的用户而言,增程技术或许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但话说回来,增程技术也不是一无是处。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至少不用担心半路抛锚。同时,相比于燃油车,它在城市道路行驶时的油耗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 享界S9增程版搭载的118千瓦增程器和227千瓦电机,在动力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起步加速和超车都比较轻松,日常驾驶体验也不错,至少在这个价位上,可以让你在行驶中拥有足够的底气。
再说说它的外观和内饰。享界S9增程版沿袭了纯电版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整体风格大气稳重,不失时尚感。 One Box设计理念的运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内的空间感,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比较宽裕,乘坐体验不错,但这也要看个人的身材。 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的中控屏,科技感十足,配合鸿蒙智能座舱系统,使用起来比较流畅,功能也比较丰富,但很多功能的实际实用性还有待商榷,毕竟很多智能功能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显得鸡肋。
内饰用料方面,享界S9增程版也算是中规中矩,毕竟是30多万的车,用料肯定不会太差,但是也称不上奢华。 总的来说,它的内饰设计比较现代化,科技感强,但豪华感略显不足。 方向盘设计相比纯电版更加“常规”,这个改动是好是坏,见仁见智,有的人喜欢这种稳妥的设计,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够个性化。
价格方面,31.8万元的起售价,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这个价位区间,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产品有很多,既有传统的燃油车,也有纯电动车。 享界S9增程版的竞争对手,既有来自传统豪华品牌例如奥迪A6L、宝马5系等车型,也有来自造车新势力例如蔚来ET7、小鹏P7等车型。 面对这些强劲的对手,享界S9增程版能否脱颖而出,需要时间来检验。
那么,到底值不值得买呢?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预算。如果你经常需要长途出行,并且对纯电续航里程比较敏感,那么享界S9增程版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但如果你主要是在城市道路行驶,并且对增程技术的接受度较高,那么它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它并非完美无缺,也并非一无是处。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同级别竞品。以奥迪A6L为例,奥迪A6L的起售价大概在40万元左右,比享界S9增程版贵了不少,但是品牌溢价更高,豪华感也更强。而蔚来ET7,起售价在44.8万元左右,纯电续航里程更长,智能化配置也更丰富,但是价格相对更高。
至于小鹏P7,起售价在24万元左右,价格方面相比享界S9增程版更具优势,但车身尺寸和空间方面略逊一筹。 由此可见,享界S9增程版在市场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它既要面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也要面对造车新势力的竞争。
那么,鸿蒙智行选择增程技术,是无奈之举还是战略部署?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从市场角度来看,增程技术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那些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 对于鸿蒙智行来说,选择增程技术可以快速切入市场,并积累一定的用户基础。 但是,长远来看,增程技术并非理想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纯电动技术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的支持至关重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6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0%。 其中,纯电动汽车仍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增程车型销量也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纯电动汽车。 这说明,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增程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所以,鸿蒙智行在押宝增程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纯电动技术的发展,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和战略规划。
至于享界S9增程版的市场表现,目前还难以预测。 它需要依靠过硬的产品力、良好的口碑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它的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技术层面,更取决于品牌塑造,以及消费者对增程技术的最终认可度。 这台车更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对市场需求的试探,未来能否成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总而言之,鸿蒙智行享界S9增程版,是一款充满争议的产品。它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 它的出现,丰富了市场的选择,但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困惑。 31.8万元,值不值得?最终的答案,还是取决于您自身的判断。 需要提醒的是,购车之前,一定要多做对比,多方参考,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 不要被宣传所迷惑,要理性消费。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款车,并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