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牧草发展冬季放牧,补饲技术保障牲畜营养,四季畜牧提升养殖效益

方铭俊哲说 2025-03-31 11:31:47

**耐寒牧草发展冬季放牧,补饲技术保障牲畜营养,四季畜牧提升养殖效益**

一、提出问题

在广袤的农村和草原地区,畜牧业一直是重要的产业支柱。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很多人都有着丰富的畜牧养殖经验或者与之相关的深刻记忆。传统的畜牧养殖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冬季。

冬季,气候寒冷,牧草资源匮乏。许多牲畜在这个季节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就像我曾经遇到的一位老牧民,他养着一群羊。每到冬天,他就发愁,因为山上能吃的草越来越少,羊儿们变得瘦骨嶙峋,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羊的生长速度变慢,出栏时间推迟,养殖效益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

从数据上看,据相关统计,在没有有效冬季放牧和补饲措施的地区,牲畜在冬季的体重平均每月会下降5% - 10%左右。这意味着一头原本500斤的牛,到春天可能就只有450 - 475斤了。而且,由于营养缺乏,牲畜的繁殖率也会受到影响。母畜可能出现受孕率降低、产仔数减少等情况。某养殖场的母羊在没有改善冬季营养状况之前,受孕率只有70%左右,经过改善后提高到了85%以上。

传统的畜牧养殖在应对冬季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冬季放牧场地有限,优质牧草稀缺;养殖户缺乏科学的补饲知识和技术,不知道如何根据牲畜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补饲。这就导致了养殖效益难以提高,养殖户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分析问题

1. 耐寒牧草发展的必要性

耐寒牧草的发展是解决冬季放牧问题的关键。耐寒牧草能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为牲畜提供持续的饲料来源。比如苜蓿,它是一种优质的耐寒牧草。研究表明,苜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冬季,如果能够在牧场种植一定面积的苜蓿,牲畜就可以采食到新鲜的牧草。与普通的杂草相比,苜蓿的营养价值要高很多。普通杂草的粗蛋白含量可能只有5% - 8%,而苜蓿的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5% - 20%左右。

从适应性来看,像披碱草这种耐寒牧草,它能在低温环境下扎根生长。在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很多牧草都难以存活,但是披碱草却可以很好地适应。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十几厘米甚至更深,从而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2. 冬季放牧面临的挑战

冬季放牧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气候条件。寒冷的天气、冰雪覆盖的地面,使得牲畜采食困难。而且,冬季白昼时间短,牲畜的采食时间也相应减少。另外,冬季放牧场地的选择也是一大难题。由于积雪和低温,很多传统的放牧场地不再适合牲畜活动。一些低洼地带的草地,在冬季会被冰雪覆盖,牲畜难以进入。

冬季放牧还面临着牲畜健康风险。在寒冷的环境中,牲畜容易受到冻害,如冻伤蹄子、耳朵等部位。而且,由于牧草质量差,牲畜容易感染疾病。比如,缺乏维生素A的牲畜,眼睛容易发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3. 补饲技术的重要性

补饲技术是保障牲畜营养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补饲可以弥补冬季放牧饲料的不足。要根据牲畜的种类、年龄、体重和生理状态来确定补饲的种类和数量。对于怀孕的母畜,需要补充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一头怀孕的母牛,在冬季除了采食牧草外,每天可能需要额外补充500 - 800克的精饲料,其中包含豆粕、麸皮、矿物质预混料等。

补饲的时机也很关键。不能等到牲畜已经出现营养缺乏症状才开始补饲。一般来说,在入冬前就应该开始逐渐增加补饲量。而且,补饲的方式也很重要。可以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但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三、解决问题

1. 耐寒牧草的种植与利用

要大力发展耐寒牧草的种植。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补贴,鼓励养殖户种植耐寒牧草。在一些寒冷地区,政府可以免费为养殖户提供苜蓿种子,并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种植指导。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和土地情况,合理规划耐寒牧草的种植面积。

在利用耐寒牧草方面,要科学管理。对于新鲜的耐寒牧草,要及时收割,避免过度生长导致营养流失。可以对耐寒牧草进行青贮处理。青贮后的牧草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并且营养价值不会大幅下降。据研究,青贮后的苜蓿,其粗蛋白含量能够保持在12% - 15%左右,而且适口性更好,牲畜更爱吃。

2. 冬季放牧的优化

优化冬季放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要选择合适的放牧场地。可以寻找有遮蔽物的地方,如山谷、树林边缘等,这些地方在冬季相对温暖,积雪也相对较浅。要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可以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放牧,让牲畜有更多的采食时间。

另外,还可以采用轮牧的方式。将冬季放牧场地划分为几个区域,轮流放牧,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放牧,让牧草有恢复生长的时间。一个500亩的冬季放牧场,可以划分为5个100亩的区域,每个区域放牧一周后再轮换。

3. 补饲技术的完善

完善补饲技术要从饲料的配制、储存和投喂等方面入手。在饲料配制方面,要根据牲畜的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可以参考相关的营养标准,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制定的牲畜营养标准。以育肥羊为例,其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应该在12% - 15%左右,能量饲料(如玉米)的比例应该在50% - 60%左右。

饲料的储存也非常重要。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影响牲畜健康。可以采用干燥储存、密封储存等方式。在投喂方面,要保证饲料的清洁卫生。可以使用专门的饲料槽,并且定期清洗。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补饲效果。利用传感器监测牲畜的采食情况和健康状况,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饲方案。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牲畜采食量减少或者健康指标异常,就可以及时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从长远来看,四季畜牧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必然趋势。通过发展耐寒牧草、优化冬季放牧和完善的补饲技术,养殖户可以在不同季节都为牲畜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这不僅能够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繁殖率和肉质品质,还能够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就像那些成功转型采用四季畜牧模式的养殖户,他们的养殖效益比传统模式提高了30% - 50%左右。

在畜牧养殖中,我们要重视冬季放牧和补饲问题,积极发展耐寒牧草,优化冬季放牧管理,完善补饲技术,从而实现四季畜牧的良好发展,让中老年养殖户以及所有从事畜牧养殖的人们都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传承和发展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产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耐寒牧草的新品种培育,研究更加精准的补饲技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畜牧养殖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畜牧养殖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