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台,在江宁下线!

斯蒂芬看社会 2024-12-10 17:40:48

近日,由东南大学联合滨江开发区企业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机械装配式电力沉井掘进机”正式下线并顺利完成验收,即将奔赴浙江省杭州市,用于S304省道(320国道段至运溪路)电力廊道建设二期项目。这台装备不仅是江苏省首台超大直径竖井掘进设备,更是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竖井施工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据悉,该装备专为复杂地质条件和超大竖井施工需求量身打造,拥有自主可控知识产权和技术能力,在多项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一是超大直径掘进能力,可实现10-18米的掘进直径,满足超深、复杂竖井施工需求,为国内外同类设备树立了新标杆;二是复杂地质条件适应能力,能够在土体、软岩、硬岩及复合地层中高效运行,保障施工顺利推进;三是高效掘进速度,最大掘进速度可达5米/天,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四是智能化掘进系统,装备自主感知与反馈调节系统,实现智能匹配与精准控制,提升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五是电力竖井领域首次应用,填补电力竖井掘进领域的技术空白,为电力廊道建设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铣挖臂与截割滚筒

智能掘进控制室

膨润土注入系统

钢刃脚

该装备历经三年攻关,得到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和区科技局揭榜挂帅项目的大力支持。由东南大学何磊教授团队领衔,围绕感知系统研发、机岩匹配优化和高效辅助破岩等智能化封装技术展开攻关任务。装备充分结合了东南大学在智能化技术与工程科学领域的科研优势和徐工凯宫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行业经验,成为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又一典范案例。该装备将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矿山资源开采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设备凭借其高效、精准的掘进能力,不仅优化了施工流程,降低了工程成本,更为提升工程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技术保障。未来,东南大学与徐工凯宫将持续深化合作,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进竖井掘进装备的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同时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校企双方将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来源 | 东南土木

1 阅读:1072

斯蒂芬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