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鲚是著名的食用鱼类,别称刀鱼、苦初鱼、毛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鲚属鱼类的统称,因鱼体形狭长侧薄酷似尖刀而得名,平时生活在海洋中,每年2~3月份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常见的有长江刀鱼、钱塘江刀鱼、黄河刀鱼等。
形态特征
刀鲚体长、侧扁,前部高,向后渐低,背缘平直,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短小,侧扁、尖;吻钝圆,突出;眼较小,近于吻端;口大,下位,口裂斜行;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背鳍中等大,臀鳍基部甚延长,胸鳍位稍低,腹鳍小,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体银白色,背侧青色、金黄色或青黄色,腹部较浅,尾鳍灰色。
分布范围
刀鲚平时生活在海洋中,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多栖息于浅海及河口一带,每年2~3月性成熟个体聚集成群,然后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这个时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等通海江河中普遍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
刀鲚是肉食性鱼类,其中稚鱼和幼鱼通常栖息在水体上、中层,主要以小型甲壳动物及其幼体如桡足类、枝角类等为食,而成鱼则栖息在较深的水层,主要以虾类等大型甲壳动物及多毛类、银鱼、梅童鱼、黄鱼、鲳鱼、乌贼等为食,生殖洄游时停止摄食。
刀鱼寿命不长,一般为4-5冬龄,最长不超过6冬龄。由于栖息地环境不同,而分成许多地方种群。
繁殖方式
刀鲚的性腺在洄游途中逐渐发育成熟,繁殖期为 4~10月。该鱼对产卵场要求不严,多在泥质或砂质的S形或腰鼓形江段产卵,通常是刀鲚鱼汛集中的地段。1~ 2龄达性成熟,属一次性产卵鱼,绝对怀卵量一般在3万~ 4万粒。成熟卵粒具有油球,受精卵粒漂浮于上层水体孵化发育,幼鱼育肥至秋后或翌年入海。
代表物种
1、
长江刀鱼: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俗称刀鱼、刀鲚、梅鲚等,我国黄海、渤海、东海沿岸各通海江河如长江、钱塘江、黄河、淮河、辽河等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产量高且集中。
2、
钱塘江刀鱼:钱塘江刀鱼是常见的刀鱼,在海洋中一般不集成大群,常与长江刀鱼混生,进入杭州湾才逐渐集成大群,每年6~7月分批进入钱塘江,上溯至桐芦(杭州市辖县)一带。
3、
黄河刀鱼:黄河刀鱼是常见的刀鱼,亦称刀鱼、野毛鱼、刀鲚等,我国黄海、渤海、东海沿岸各通海江河如长江、黄河、淮河、辽河等水系均有分布,尤以黄河流域产量高且集中。
食用价值
1、刀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
2、刀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
3、刀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
4、刀鱼中所含的碘,除具有维持甲状腺功能外,还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家庭烹饪
香煎刀鱼1 .刀鱼买回来先清除鱼腮和其它杂质清洗干净沥干水份撒上盐放到通风易干而且是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自然晾成半干状态
2 .不粘锅倒入适量油加热摆入晾至半干的刀鱿鱼两面煎至金黄色即可
3 .煎制好的刀鱿鱼摆入盘中
4 .刀鳞鱼这样煎着吃口感特别酥脆鲜香,最主要是鱼刺已经被煎的非常酥脆,可以直接吃掉很补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春季回游季节,黄河下游的刀鱼泛滥成灾,都是一尺多长的,生产队组织人手在两岸用骡马拖拽绞网,一次几万斤,这种鱼刺多加之老农家里缺油,都是腌制咸鱼晒干,富脂鱼鱼油多,在野外劳作时带些,在小铁锅上微火慢煎,一会儿鱼身滋滋冒油,香味弥漫田野,田间地头大人小孩欢声笑语,煎的酥酥金黄的刀鱼不用吐刺,就着地瓜干子那叫一个香,男人一般都带一壶当地烧酒,吆三喝六来点解乏,至今仍记忆犹新,曾经的咸鱼现在翻身成贵族了。
淘宝就有卖的也不贵还有钱也吃不到除非灭绝了
有钱吃不到?除了灭绝的就没吃不到的,没灭绝的吃不到的只能说明还是不够有钱
30公分左右的28块一斤
稍微撒点盐腌20分钟,平底锅里放油煎两面金黄,鲜香无比[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