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3月13日消息:原央视主持人赵普针对网传“赵普是保安出身,一路混到如今”的说法做出回应。他称,1991年退伍后,自己正式入职安徽省体育中心,而后被安排至单位保卫科工作。到了1995年,他前往北京求学,踏上了追寻事业的征程。
极目新闻记者一番梳理后发现,赵普最近确实在微博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里说道:网上有个广为流传的关于我的故事,说我是保安出身,一路“摸爬滚打”才有了今天,乍一听,这似乎是个超励志的传奇。现在呢,我就来揭开谜底。你们看我身后的这个建筑,它叫安徽省体育中心。那这保安的工作是怎么来的呢?1991年退伍之后,我就正式进入这个中心啦,刚开始的前几年还比较“本分”,在单位人事科做事。后来啊,各种兼差就来了,在安徽省气象局打过工,在合肥电台也干过活儿,最后单位“嫌弃”我了,就把我“发配”到保卫科工作,也就是在保卫科“站岗”喽。按照大家现在的理解,这不就相当于保安嘛!
赵普还介绍起这安徽省体育中心有些来头呢,这里可算是他父亲一生心血的结晶,他父亲是半路出家的建筑师,这也是父亲晚年的收官之作。按照当时的退伍兵分配原则,他是可以进入这里的,并没有走什么后门,可最终他没留在这儿工作。1995年前往北京求学,开启了逐梦之旅。如今,这一晃,从1995年到2025年,整整30年过去了。他这次特地回到这个院子看看,还有一个原因呢,他高龄的老母亲今年要从这个院子搬走啦,住进护理院,他们家在这个院子里住了30多年的房子也卖掉了。站在这无比熟悉的院子里,面对这熟悉的场景,心中难免满是感慨。人的一生啊,总有起点和终点,母亲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住了进去,毕竟那儿有更专业的照顾。而他已经人到中年,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好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等着做呢。走在熟悉的环境里,那句被说烂了的老话不自觉地就冒了出来:不管走多远,都别忘了初心!
公开资料显示:赵普,原央视著名主持人,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集一等奖,还是“中国匠人大会”的创始人。2015年他从央视辞职,2018年,在节目中谈及从央视离职的原因,是为了制作系列微型纪录片《传人》,创立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NGO组织,致力于保护、抢救和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艺。2020年1月,身为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赵普荣获第6届“CRS中国文化奖”领军人物奖。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赵普的微博有405.3万粉丝,抖音粉丝也达490.4万之多,他更新内容的频率还挺高的,基本上每隔一两天就有新动态,有时候一天能发两条呢。他发布的内容涉猎超广,像社会、生活、时政、娱乐等各种题材都有涉及。比如最近发布的内容就有:“茶过期还能喝不?”“打工人的休息权咋就成了奢侈品?”“议案和提案有啥区别?”“方大同走了,世界失去了一位特别的‘宝藏男孩’”“36名男士为爱买房,前女友竟然是同一人”……从这些内容就能看出,他就像是一个生活中的“万事通”,总是能把各种各样的话题揽入怀中,为网友们带来不一样的信息和观点。他就像一位热心的“生活分享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地分享给大众,不管是生活中的小困扰,还是社会上的大事件,他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去剖析,让粉丝们紧跟他的步伐,仿佛在他的世界里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百态。他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活跃的身影,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网络的浩瀚星空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众多粉丝的目光,让粉丝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有一处可以轻松获取趣味资讯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