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胎婴儿接连夭折,孕妇哭求:医生,替我保住腹中第5胎

清沁话文史 2023-03-19 19:15:19

一年秋天,一孕妇向医生写信哭诉,她先后怀孕5次,可前4胎都夭折了,她祈求医生无论如何都要帮她保住腹中第5个孩子。

信里有句话引起了医生的警惕——“有3胎婴儿出生后不久全身发黄死去……”

医生的心顿时一沉,这是可怕的婴儿溶血症,在当时等同“绝症”!

01

这名写信的孕妇来自内蒙草原,她求助的医生就是被称为“万婴之母”的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纸上泪迹斑斑,写满孕妇的绝望,可林巧稚却无能为力。

那时国内外医院还没有一个成功治疗婴儿溶血症的先例,林巧稚忍痛让秘书写信给那位可怜的孕妇,劝她不要长途跋涉到北京来了。

可是不久,那名倔强的孕妇又写信来了,她再三恳求林巧稚救救肚子里的孩子,无论结果怎样,她都甘愿承受。

林巧稚咬了咬牙吩咐秘书回信,请孕妇尽快到协和医院来找她,之后便开始不眠不休地寻找治疗方案。

林巧稚

孕妇入院了,她魔怔一样见到医生拉住就问:“为什么生出来好端端的孩子,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呼吸?”

林巧稚明白她的恐惧迷茫,她握着孕妇的手安抚她不要过分担忧,告诉她已经准备了最佳的治疗方案,答应她一定尽全力保住孩子的生命。

林巧稚不忍告诉孕妇其中的凶险,因为她已经犹如一只惊弓之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林巧稚请来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开了无数次会议,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终敲定了治疗方案——

对病儿采用脐静脉换血的方法抢救,就是一边抽出体内含抗体的血液,一边输进新鲜的血液。

其实这个方法国外早有实践,却无一成功,原因就是换血的速度难以把握:

速度过慢,不良血液会在病儿体内继续捣乱;

速度过快,病儿的心脏又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02

清晨5点50分,一个体重5.8斤的小男孩呱呱坠地,产妇一切正常,就看孩子了!

果不其然,没过3个小时,婴儿的肢体开始发黄,很快弥漫到了脸上,到中午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黄。

血检报告出来了:Rh阳性,含抗体,胆红素很高……生命危急!

按照原定方案,各路专家学者已经赶到协和医院妇产科,看了病历和化验单,每个人的心情都很紧张。

血库已经备好了12瓶血浆,保存在37℃的恒温箱内,只等林巧稚一声令下。

晚上9点45分,第一轮换血开始了,血液从婴儿的脐静脉里缓缓抽出,再滴入新鲜血液……

几分钟后,婴儿突然手脚乱动,大家的心瞬间揪了起来。

林巧稚拿起在手心里暖热了的听诊器,轻轻按在婴儿胸口上,然后她略一思索,将抽血和输血的速度又放慢了些。

这时婴儿明显平静了下来,人们揪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到凌晨1点50分,400毫升新鲜血液已全部输入婴儿的身体。

心肺一切正常,孩子安详地睡着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晨,婴儿身上的黄疸明显减退,眼睛也变得水灵了。

然而中午过后,可怕的症状再次反扑!

林巧稚却不惊慌,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她面色镇定地开口:“准备启动第二轮换血。”

第三天清晨,依然缓慢地抽血,缓慢地输血。

这次婴儿的身体接受得很顺畅,没有出现特殊的反应。

又一个400毫升的新鲜血液流进了他小小的身体,奇迹发生了——黄疸彻底消失了!

林巧稚攻克了婴儿溶血症,孩子获得了真正的新生!

一个月后,那位草原母亲抱着健康的婴儿,高高兴兴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那个经过换血的孩子,后来长成了一个结实健壮的小伙子。

医者仁心,母爱伟大!

多亏了母亲的坚持,孩子才降生到了人间;幸好有林巧稚医生的妙手仁心,才替孩子挡下了命运的屠刀。

生命不易,我们唯有感恩和好好生活,你说呢?欢迎留言。

*喜欢你的阅读,【清沁话文史】坚持原创输出,觉得不错的话,请记得【关注】+【点赞】呀!

*史料参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图源网络侵删。

1 阅读: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