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卡位战!湖人险胜火箭,全明星后对西部球队12胜1负

木匠铺谈体育 2025-04-01 17:26:41

肉搏防守的绞杀局,火箭的内线高塔和湖人的外线火铳对撞,两边都算是打出了自己的基本盘优势,但都没拉满,最终也就是“三分比两分对一分”的微弱跑分优势。

之前念叨过湖人和火箭在类型上的相互针对:

湖人的持球人对于火箭少但必须多用的防守弱环(申京、格林)是个考验,后者有几位极佳的防守人,也有凶猛澎湃的防守轮转,但总有暴露到一线的时候。

反过来火箭的前场体型、冲击力会给湖人的内线防守带来正面压力——你的内防靠人数、靠收缩,那我用更高更勇的体型,一旦正面攻破你的逻辑就崩塌了。

另外也提到过,湖人的防守怕既能持球又贼快的,而火箭快的和能持球的是两拨人,阿门和格林是唯二的例外,如果他们能对湖人的上线防守带来压力,那湖人的防守会更加难做。

实际的比赛场面也不出意外,格林和阿门只能偶尔刺挠,原始体型带给湖人的压力还是大于持球层面——相比又快有准的公牛,湖人更像在面对又粗又大的魔术。

双方开场的进攻成功率极低,看似是大家都不进三分,但内里不同:

湖人先是能轻松创造空位机会但完全投不进,然后面对申京+亚当斯的双塔则缺乏攻框的信心;

火箭则是有之前说的老毛病,就是在缺少空间感的基础上,也很难打出针对性:

申京、格林甚至阿门,都有面对湖人防守理论上的优势点——申京的低位和体型、格林的持球速度、阿门的体型爆发力结合——但这些内容始终不能稳定兑现到比赛中。

他们空间和处理球都一般,所以经常不能把球打到目标位置,无法拒绝狄龙们有很多逾权的出手,首节火箭的得分荒,以及第二节时不常断电都由此而来。

当然,湖人的防守在其中也起了作用,前锋群对申京的绕防与限制接球,包括收缩保篮板、防二次进攻都做得不错——但对于阿门格林偶尔找到持球启动通道的回合,湖人属于力不能及,确实不能兼顾了,综合下来也只是不被内线捶崩,但火箭该拿的分数还是能拿到,也必然是禁区的优势一方。

P.S. 这种体型劣势下的内防需要活力,需要肢体动作,上半场火箭的0罚球或许让一些朋友不满,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欢聊哨子,吃亏得利都不爱聊,所以对此我鼓励大家各持己见,大大方方个人竞技就好,下半场湖人开始光速送哨,那也是他们要想办法解决的局面。

除了这些争议因素外,比赛轮廓也就大致清晰了:

火箭掌握着禁区优势与阿门强行制造的一些混乱回合,也限制了湖人的篮下终结效率,湖人则依靠团队篮板把禁区失血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时不常抓一些范乔丹的错位,此外的时候不太进篮下但外线机会一堆——然后三分手感基本主导了双方的此起彼伏:

上半场湖人为了在篮板和活力上匹配三高用了不少范德彪+古德温,这个没空间又没终结的阵容很依赖外线球员直接解决进攻,彼时湖人乱铁,反而是火箭的三分和反击全开,等到后边三分投进,能把火箭留在阵地战,比分也就重新僵持回来。

下半场开场湖人试图攻击火箭的单内线,但效果也就那样,错位的攻击效果稍好,但频率不够多,三分综合算回暖,DFS在弧顶反复出手三分的画面宛如复制粘贴,文森特也贡献了请神回合,湖人得以拥有微弱的跑分优势。

这其中三个持球核新都没有大量主攻得手的回合,但东契奇掌握了最大产量的开发,里夫斯提供了惊人的快攻活力,勒布朗则是真正能匹配火箭前场天赋的小球内线。

此前说过三核应该在一些阶段拒绝把球传给防守可以给你的机会,但也说过东皇的篮球哲学大概会坚持这种合理的选择,更大样本下我希望他们改改,但至少本场,是东皇“下次你在空位我还传给你”的理念的正面印证。

而火箭一侧,大概是对湖人三节下半段的三分空位程度刺激到了,乌度卡在第四节用了大量的小阵容,并且拿下了防守端被东契奇追打的杰伦格林,试图用强度和轮转来以防带攻,实际效果比场面观感稍好——看场面火箭进攻很费劲,但回头一盘数据,湖人其实也一度得分荒,小样本下跑回了一点分数。

但他们的持球问题依旧,在关键时刻不能清晰打出针对性,在湖人三核也不太进球的背景下自己反而送了关键失误,成为了决定比赛的一点因素。

这是两边建队差异的必然,湖人有高级别的持球人,最后时刻就算不进球也不容易有离谱失误——公牛那场的勒布朗缓缓点头——而火箭的体型在48分钟里是优势,在48秒里则不能明确地完成处理。

最终比赛也就在三分对禁区的效率对跑和关键球的执行差距上结束,湖人赢得绝不轻松,即使文森特这样的表现有迹可循,DFS能这样投中3分的场合也不会很多。

他们的防守表现不错,没有被正面冲垮,而进攻则还得继续磨合三个持球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当然,这么一场防守、肉搏、滞涩又疲劳的比赛,赢下来总是关键的。

0 阅读:0

木匠铺谈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