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前言>-
今年新年档的票房真是精彩,也是打破中国影史不少记录,虽然票房非常高,但《蛟龙行动》的票房属实惨不忍睹。
作为《红海行动》的续集,这部电影本身就有不少粉丝群体,只是导演凭一己之力,打破这部剧的口碑,这两个败笔太明显……

-<预告片的影响>-
《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的表现属实不是很好,上映十几天,票房还没超过4亿,算是在同档期影片中倒数。
上映之前,这部剧就遭到不晒抵制,现实是残酷的,上映半个月后,片方不得不宣布撤档,并表示改期。
还记得撤档之前,于冬导演还放话表示绝不撤档,如今却被现实狠狠打脸,看到票房没希望了,就选择撤档。

从上映前就争议不断,上映之后,更是被不少观众给出差评,这本身就应该导演反思一下,如果不是因为过度蹭爱国情怀,观众也不会有这么大反应。
原本于冬导演信心满满要在春节档力拼一番,结果却是特效不如《哪吒2》,剧情不如《唐探3》,流量更是比不过《射雕英雄传》。
面对口碑下滑,片方并不觉得是自己有问题,甚至觉得很多差评是黑粉恶意评价。

上映前,影片号称要突出女性力量的女主角蒋璐霞,说是拍了一百多天戏,最后却惨遭删减,出场不到5分钟就领盒饭了,这个是观众失望的点。
一部电影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质量堪忧,票房无望,却还是一意孤行,非要蹭春节档的热度,事后再去别的档期捞金,这种做派无疑是在败坏电影行业的形象和口碑。
片方为了吸引眼球,在影片上映前就安排不少点映,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少观众在点映后纷纷吐槽影片……

-<影片内容>-
不少观众感觉剧情薄弱、人物单薄、强行煽情,这些负面评价,给还未上映的《蛟龙行动》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过度点映反而暴露了影片的很多问题,其实本身在发宣传片的时候,就有不少观众觉得这部电影宣传片太夸张,这些评价正式上映之后,就会有影响观众的体验感。
事实上,撇开选档和宣传因素不谈,《蛟龙行动》本身的质量问题,才是其票房失利的根本原因。

影片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剧本文戏冗长、节奏拖沓,人物塑造脸谱化、缺乏深度,故事逻辑散乱、充斥硬伤,导演林超贤在场面调度上也不如从前。
种种问题叠加,注定《蛟龙行动》难以赢得观众的普遍认可,更何况这次续集直接将演员全换了。
其实电影创作要把内容质量放在首位,精心打磨剧本,用心塑造人物,而不是一味追求视觉奇观和明星效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口碑和票房。

其实仔细看,影片在军事装备、动作场面等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只是遗憾,这些亮点都被糟糕的剧本和演技所掩盖了。
导演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和视觉奇观,忽视了电影最根本的叙事功能,影片动辄千万级的投资,似乎都花在了场面和特效上,却没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剧本空洞、人物单薄、情节生硬,这样的影片即便堆砌再多明星和场面,也难以打动观众。

影片对军人形象的刻画并不是很深,在宣传的时候,还一直打着爱国的幌子,这样实在有点下头,影响观众的体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开始尝试这种类型的电影,但在这部电影一直歌颂军人英雄气概,但又试图通过煽情桥段博取眼球,这样既没有准确传达主流价值,也没有赢得观众口碑。
《蛟龙行动》超十亿的投资,目前票房还不到四亿,属实有点搞笑,没有应的票房回报和口碑,亏大发了……

-<电影内核>-
对国产电影而言,提升内容质量,回归电影创作的本质才是真道理,归根结底,这部剧最大的败笔还是导演。
导演斥10亿巨资,打造军事大片,甚至在宣传的时候,还说是台词涉及国家机密,导演于冬更是信誓旦旦要复刻《红海行动》的辉煌。
可能导演是觉得,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是爱国题材的,很多抗战题材影片虽然票房不少,但细看质量却参差不齐。

有些电影看似充满爱国情怀,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就是在消费观众内心对英雄的崇敬,消费观众的爱国情怀。
面对质疑,把责任推给了所谓的黑水军,不愿意反思自身的问题,宣发确实非常重要,但内容质量更是根本。
再好的营销也难以掩盖作品本身的缺陷,观众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同档期《哪吒2》的票房奇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爱国主义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和电影确实很吸引人,但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营销套路,而忽视了故事内核的塑造,就难以真正打动观众的心。
如果这种类型的电影想赢得观众认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讲好影片的内核故事,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

电影行业如果想重塑形象,赢得口碑,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尊重观众的歪风邪气,回归电影创作的本质,用心打磨好每一部作品,为观众带来优质的观影体验。
只有虚心接受批评,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标榜、打压异己,才能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结语>-
最大的就是宣发没搞好,宣传太离谱,一直在拿机密说事,简单来说,就是在利用观众的爱国情怀。
再加上排片又太少,扎堆春节档不是好选择,错峰上映估计能取得更好成绩,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还是能多支持这么硬核的军事题材电影。
信息来源
《《蛟龙行动》撤档,票房不足4亿元,亏损的博纳影业刚向韩寒借了4000万元》——红星新闻
上班学习天天被教育,看个电影还要被你爱国教育!去尼玛的!我活着是来天天受教育的吗?还不如看个哪吒寻开心呢
这种电影看多了就烦了!反正最终结局都是一样,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本来就是洗钱片,人家根本不在意票房。
观众们开始清醒了
演的不切实际
上映半个月这是下线啦了,不是撤档,投资方这智商有问题,怪不得没人看,
像红海行动一样,干净利落,少扯点感情。做一个纯粹的商业战争片不就行了?一定要扯到爱国一定要情情爱爱
看到那个声呐兵那个面瘫表情就不想看了
这种剧一般单位组织去看绝对能保票房,以前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会一年发一次电影票,就是看红剧的。
国人一出门宗被噶腰子,电影拍的牛逼实际上呢
没看,不好评价。
导演水喝多了,脑子进水啦。还自以为是。
大过年的看个电影想着开开心心,搞个这么严肃的提材电影有几个人看
时代变了,看过胡赛拖鞋军“调戏”霉菌航母战斗群的,大名鼎鼎的海豹突击队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不说大国交锋了,面对但凡有点实力的武装,都没有特种兵肉体刚枪什么事了。所以这片的情节压根就没人【信】!
现在又变成红海行动2了?你干脆说是战狼18好了
前两天准备去看看,电影院竟然卖情侣坐,还是算了吧!!![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看了想睡觉
是红海行动吗?是潜艇行动吧,失望透顶
林超贤导演动作戏可以,文戏就不强!
战争片可参考《勇者行动》,节奏快,打仗不需文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