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合同工,四川社区工作者是坑还是跳板?”
“每月到手3800,没编的社区岗到底值不值?”
近期四川多地启动社区工作者招聘,泸州、遂宁、雅安等城市放出超600个岗位,报考热度却两极分化。有人称其为“基层跳板”,有人吐槽“钱少事多没未来”。今天就来聊一聊社区工作者。

招聘门槛:大专起报,不限专业(超80%岗位),笔试仅考《综合知识》和部分社区公共基础知识,或者仅面试。
薪资真相:大部分地市月薪3-5k(含五险一金),低于事业单位但高于多数私企文员。
工作强度:疫情后回归常态化,日均处理20-30件居民事务(网格巡查、政策宣传、纠纷调解为主)。
四大隐藏优势:四川政策倾斜明显稳定性强于私企
雅安名山区推行“5年一续聘”,考核合格者,可按规定续约,裁员风险低。

雅安名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公告
转编通道逐步开放
四川部分区县(如宜宾翠屏)定向从社区书记中招录街道办公务员,学历放宽至大专。
基层经验成考公利器
四川事业单位报考时,社区工作经历可加3-5分。
技能镀金快
参与成都“社区治理双百计划”可获免费技能培训(如社工证、应急管理师),持证者月补增加300-800元。
未来三大突围方向转编快车道
路径:社区专职→副书记→书记→街道办公务员(平均周期5-8年)。
跨岗发展
社工证+2年经验可跳槽至国企党建岗、物业公司管理层(成都平均年薪8-12万)。
政策创业
四川试点“社区社会企业”,鼓励社区工作者牵头运营养老驿站、便民食堂,利润分红可达15%。

短期功利者:“躺拿编制”时代已过,至少需沉淀3年。
高薪追求者:成都社区岗年薪天花板约10万,不及互联网行业起薪。
抗拒沟通者:日均对接50+居民,社恐人群易崩溃。
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取决于你能否把“基层经历”变成“硬核筹码”。你会把它当作“过渡跳板”还是“终身职业”? 欢迎分享你的选择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