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特朗普提名为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丹·凯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抛出一句大实话,“若与中国长期作战,美军还没准备好”。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多大的官,相当于美军的一把手,比国防部长的军事权力更大。
而很显然,这位一把手的这番表态,如同一盆冷水,浇在特朗普政府高调鼓吹的“军事改革”的火焰上。更耐人寻味的是,凯恩一边承认美军“工业基础存在缺陷”,一边又渲染“中国威胁日益严峻”。
这种矛盾逻辑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霸权焦虑与战略虚弱的双重困境。而特朗普的对华“备战”大戏,又究竟是真要与中国摊牌,还是政治表演呢?
一把手凯恩非常明确地表示,美军当前的国防工业体系“未针对持久战优化”,既缺乏足够的产能规模,也缺少灵活应变能力。军工复合体效率低下,以及产能严重不足,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了美军的头上。
另一方面,美国早已经失去了,正面单挑中国的能力。这么些年,美国一直依靠着盟友体系,采取以多打少这种胜之不武的方式,才能不断压制中国。可今时今日,盟友体系已经破败不堪,在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后,谁也不愿意当炮灰。
而且就算有盟友要愿意当炮灰,在今天中国庞大的国防建设,以及强大的军事水平下,都无法对冲突局面带来任何影响。所以发展到今天,中美之间的冲突,已经无法介入第三者,只能是双方一对一的极限较量。
我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中国比美国早明白的多。我们早已看透了中美博弈的本质,所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外交和经济上,都没有将美国及其盟友打包处理,而是在高举反霸权大旗的同时,不断以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接触。
战争终归只是政治的延伸,中国不仅比美国明白得早,也比美国看得更加长远,考虑得更加周全。因此,结合了这一切的因素,美军一把手能承认,没做好与中国长期战争的准备,已经是很有自知之明了。
可问题是,忠言逆耳,特朗普能听得进去吗?
之前,我们觉得特朗普的对华施压,无非就是政治表演,是为了向内部展示强硬的手段。但这段时间,五角大楼接连传出了,各种美军对华备战,以及美军介入台海局势的机密文件,这不免让人怀疑,特朗普是不是在掩盖对中国的真实意图。
不过话再说回来,就算特朗普对中国有野心,那也是后话了,因为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的问题太多了,特朗普的“军事改革”可谓寸步难行,如果不改,那美军的实力终究只在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