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早春设施栽培与土壤改良技术:盐碱地改良提升产量**
一、提出问题
在农业的广阔天地里,扁豆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作物,有着广泛的种植需求。对于许多中老年朋友来说,在种植扁豆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困扰。特别是在一些盐碱地地区,想要成功种植扁豆并且获得高产,似乎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老张来说吧,他在盐碱地种了多年的地,一直想尝试种扁豆。他发现扁豆在这片盐碱地上长得总是不尽如人意。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结出的扁豆荚又少又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盐碱地对扁豆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过高,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3% - 0.5%时,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明显抑制,而扁豆也不例外。
而且,早春时节的气候条件对于扁豆种植也是一个考验。早春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扁豆遭受冻害或者病虫害的侵袭。这时候,传统的露天栽培方式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让扁豆在盐碱地上,在早春时节也能茁壮成长,获得高产呢?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扁豆早春设施栽培与土壤改良技术。
二、分析问题
1. 盐碱地对扁豆生长的危害
- 盐分对水分吸收的影响
盐碱地中的高浓度盐分使得土壤溶液的水势降低。根据渗透压原理,作物根系细胞内的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时,水分才能正常进入根系。但是在盐碱地中,情况却恰恰相反。当土壤含盐量为0.5%时,土壤溶液的水势可能比扁豆根系细胞内的水势低很多,这就导致扁豆根系难以吸收水分,出现生理干旱现象。就像老张种的扁豆,由于盐碱地的缘故,即使他在干旱的时候浇了很多水,扁豆植株还是表现得很缺水,叶片发黄枯萎。
- 盐分对养分吸收的干扰
土壤中的盐分过高还会干扰扁豆对养分的吸收。许多养分离子在土壤中是与盐分共存的,高浓度的盐分会使一些养分的有效性降低。比如,土壤中的磷元素,在正常土壤中,扁豆可以通过根系以磷酸根离子的形式吸收。但是在盐碱地中,由于钠离子等阳离子浓度过高,会与磷酸根离子竞争吸附位点,使得磷元素难以被扁豆吸收。据研究,在盐碱地中,磷的有效性可能比正常土壤降低30% - 50%。这就导致扁豆生长缺乏必要的养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颜色变浅,最终影响产量。
2. 早春设施栽培的必要性
- 温度的影响
早春时节,气温回升缓慢,而且昼夜温差大。扁豆是喜温作物,其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在20 - 30℃之间。如果采用露天栽培,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时候,种子发芽缓慢,甚至可能因为低温而烂种。在一些北方地区,早春的土壤温度可能会长时间低于10℃,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扁豆种子的发芽率可能只有30% - 40%。而在设施栽培中,可以通过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等方式提高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为扁豆种子发芽创造适宜的环境。
- 病虫害防治的优势
设施栽培还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早春时期,虽然气温较低,但是病虫害并不会消失。在露天环境下,扁豆容易受到蚜虫、蓟马等害虫的侵害,同时也容易感染一些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等。设施栽培可以通过防虫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害虫进入种植区域,减少害虫的危害。而且,设施内的环境相对封闭,便于进行温湿度调控,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比如,在设施栽培中,将空气湿度控制在70% - 80%,就可以有效地抑制白粉病的发生。
三、解决问题
1. 扁豆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 设施选择与构建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选择合适的设施非常重要。如果规模较小,可以选择简易的小拱棚。小拱棚的搭建材料可以选用竹片或者钢管。竹片成本较低,每米大概在1 - 2元左右,钢管则相对耐用,每米成本在5 - 10元左右。搭建小拱棚时,要注意拱棚的高度和跨度,一般高度在1 - 1.5米,跨度在2 - 3米比较合适。这样的高度和跨度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足够的空间让扁豆生长。
如果规模较大,可以考虑建设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保温性能。在建造日光温室时,要注意墙体厚度和角度。墙体厚度一般在1 - 1.2米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储存热量。温室的朝向以坐北朝南为宜,倾斜角度在25 - 30度之间,这样可以在冬季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照射。据测算,一座建造良好的日光温室,在冬季可以比露天环境温度高出10 - 15℃。
- 播种与育苗
在早春时节,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当设施内的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播种了。播种前,要对扁豆种子进行处理。可以将种子放在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5 - 20分钟,然后在25 - 30℃的环境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可以采用穴播的方式,每穴播2 - 3粒种子,穴距在30 - 40厘米左右。
育苗时,要选择营养丰富、透气性好的育苗土。可以用腐熟的农家肥、蛭石和珍珠岩按照3:1:1的比例混合配制育苗土。将育苗土装入营养钵中,浇透水后放入种子,然后将营养钵放在育苗床上。育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0 - 25℃,湿度保持在70% - 80%。这样培育出的幼苗健壮,移栽后的成活率高。
- 温湿度与光照管理
在设施栽培过程中,温湿度和光照管理是关键。温度方面,要根据扁豆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控。在幼苗期,温度保持在20 - 25℃为宜;在开花结荚期,温度要保持在25 - 30℃。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通风口通风降温;当温度过低时,可以通过覆盖草帘或者加热设备来提高温度。
湿度管理也很重要。扁豆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在70% - 80%,土壤湿度保持在60% - 70%。如果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病虫害,可以通过通风、撒干土等方式降低湿度;如果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喷水等方式增加湿度。
光照方面,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在设施栽培中,可以定期清理薄膜或者玻璃上的灰尘,提高透光率。如果光照不足,可以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来解决。使用植物补光灯,每天补光8 - 10小时。
2. 土壤改良技术
- 水利改良措施
对于盐碱地来说,水利改良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可以通过灌溉洗盐的方式来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在春季,当土壤解冻后,可以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排水系统将含盐水排出。据实验表明,经过一次大水漫灌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可以降低20% - 30%。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否则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重盐碱化。
还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精准灌溉。滴灌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扁豆的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同时也能避免土壤表面的盐分再次积累。喷灌则可以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土壤表面,有利于盐分的淋溶。在滴灌或者喷灌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土壤改良剂,如石膏等。石膏中的钙离子可以置换土壤中的钠离子,从而降低土壤的碱性。一般每亩使用石膏的量为20 - 30千克。
- 化学改良措施
除了水利改良,化学改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石膏,还可以使用硫磺粉来改良盐碱地。硫磺粉在土壤中可以被微生物氧化为硫酸,从而降低土壤的pH值。一般每亩使用硫磺粉的量为10 - 15千克。另外,还可以使用腐殖酸类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它可以与土壤中的盐分结合,降低盐分的活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据研究,使用腐殖酸类肥料后,土壤的容重可以降低0.1 - 0.2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可以提高5% - 10%。
- 生物改良措施
生物改良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壤改良方法。可以在盐碱地中种植一些耐盐碱的绿肥作物,如苜蓿等。苜蓿的根系发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苜蓿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当苜蓿收割后,将其翻耕入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另外,还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繁殖,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养分,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使用芽孢杆菌类的微生物菌剂,可以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10 - 20倍。
通过扁豆早春设施栽培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的综合应用,相信中老年朋友们在盐碱地上也能成功种植出高产的扁豆。就像老张,在了解了这些技术后,他开始对自己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并且采用设施栽培的方式种植扁豆。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扁豆产量比以前露天种植提高了好几倍,而且扁豆的品质也非常好,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这也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就能够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实现丰收的目标。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就是为了能够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无论是面对盐碱地这样的恶劣环境,还是在早春这样特殊的季节,只要我们运用合适的技术,就能够克服困难,收获希望。就像扁豆这种作物,虽然它在盐碱地和早春环境下种植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它依然可以茁壮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绿色和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