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国家国际合作开发署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在昆明开幕,此次论坛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缅甸、阿富汗、伊朗、毛里求斯、吉布提等19个环印度洋地区的国家参与。
19国代表齐聚昆明,讨论了当前印度洋海洋生态、海洋经济恢复和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还就如何释放印度洋经济合作潜力、深化各国发展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等、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等共同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强调环印度洋国家合作,增强应对各类冲击和灾害抵御能力的重要性。
中方还在论坛中,倡议建立了“中国-印度洋地区国家蓝色防灾减灾合作机制”,表示愿意根据各方需求,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此举得到了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普遍欢迎。
中国国家国际合作开发署
可以说,这次论坛是非常成功的,为环印度洋地区国家合作开了一个好头,已经有一些环印度洋国家表示愿意持续此次论坛的模式,积极考虑承办下次会议了。
然而近日印度媒体却针对此事跳了出来,说中国联合印度洋国家,举办“中国-印度洋地区合作论坛”,却没有印度参加,这是明显针对和排挤行为。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记者跑来中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以这个问题向发言人发难。
毛宁
对此我发言人毛宁表示,不少印度学者出席了相关活动并发言,另有10家印度企业参展,具体情况可以询问中国国家国际合作开发署。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中国举办“中国-印度洋地区的合作论坛”,印媒却说印度没有出席,是中国真的没邀请印度吗?
其实,印度媒体最初的报道,并没有说中国没有邀请印度,而是说印度缺席了此次论坛。
印度总理莫迪
缺席可以有很多原因,中国没有邀请当然是一个可能,但同时也不能排除中国邀请了,但是印度却拒绝参加的可能。
事实上,考虑到这次中国举办的印度洋合作论坛的性质,以及印度此前对相关事情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推断,中国没有邀请印度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中国邀请了,印度拒绝参加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直以来,印度就有把印度洋视为印度内海的传统,不仅是对中国和印度洋地区国家合作,抱有敌意和排斥,包括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地区的国家,跟环印度洋地区国家进行合作的时候,印度都觉得这是在抢占他们的利益。
印度海军
但实际上,印度洋作为世界四大洋之一,大部分地区属于国际公海,属于印度人管理的专属经济区,和内海是非常有限的。
中国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国家合作,用不着印度同意,也无需要向印度报备,就算中国真的没有邀请印度,那也是中国的权力,轮不到印度媒体来说三道四。
况且,中国大概率是邀请了印度参加的,此次论坛之所以能得到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普遍支持与赞赏,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寻求合作,帮助环印度洋地区的国家,建立共同抵御各种灾难能力的和平论坛。
北斗导航系统模型
说得通俗一点,是中国提供卫星技术和资金等支持,联合印度洋周边的非洲、中东以及南亚国家一起来向海图强,一方面帮助他们向海洋寻求利益,另一方面也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各种天灾人祸。
这么一个具有合作属性的论坛,不具备任何排他性,没必要刻意地把印度排挤在外。
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举办此次论坛是有想要扩大中国影响力,加强中国跟跟印度洋地区国家经济合作的想法,但这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斯里兰卡渔民
中国以真金白银的出资,技术支持等,帮助印度洋地区的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建立共同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放到任何地方去说,也是堂而皇之的好事,不怕别人说,更不排斥印度参加。
这里面不牵扯到任何利益的分割,反而是中国要付出利益,去赢得环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尊重和支持。印度要是有能力,愿意出钱出技术,帮助印度洋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建立共同抵御灾难的合作机制,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这个提议是中国提出来的,造福了环印度洋地区的国家,中国总有一份功劳的。
莫迪
因此,从这个论坛的性质上来说,中国大概率是不可能不邀请印度的,中国邀请了,但如果是印度拒绝参加,那就跟我们没关系了。
至于印度媒体想以此炒作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扩张影响力,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